创新拨动自主德育之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德育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入耳、入脑、入心,真正产生实效。南京市通过学生自制公约、“为教师点赞”等看似简单的创新举措,将德育变为学生对德行的自觉追求。

    ■本报记者 缪志聪

    “餐前清洁双手,防止病菌入口……”近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三年级(4)班的课堂上,班主任唐玉辉和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思考、推敲,创作了朗朗上口的用餐文明公约。唐玉辉说,现如今自主讨论日常行为规范并形成公约,已成为班级德育的常态。 

    德育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入耳、入脑、入心,真正产生实效。近年来,南京市通过学生自制公约、“为教师点赞”等看似简单的创新举措,将“要我德育”变为“我要德育”,将德育变为学生对德行的自觉追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说:“南京的德育方式早已不是灌输式的,而是通过不断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德育需要。”

    为身边的教师点赞

    2014年4月,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青年教师臧玉川手持剪纸、教孩子们剪纸艺术的照片被寄到了市教育局,该照片参加“为身边的教师点赞”活动并获得了二等奖。在这个活动里,师生们可以用一个个小故事、一张张老照片,讲述身边教师工作生活中温暖、感动的瞬间。活动迅速得到了全市师生的积极响应。

    “看似一个简单的评选活动,但在增进师生的情感纽带、破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彰显教师的职业荣誉、增强教师的职业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吴晓茅说。

    近年来,南京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评选活动,为德育教师们“点赞”。如江宁区教育局构建了“德育带头人评选机制”,建邺区教育局进行了“星级班主任”评选,栖霞区教育的“班主任研修机制”等。这些活动“点赞”与机制“点赞”,在很大程度上培育了南京市生机勃勃的德育土壤和德育风尚。有人用“三多”来概括这种风尚:争当班主任的教师多了,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多了,开展德育科研、撰写德育论文、研究德育课题的多了。

    一大批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涌现出来:东山小学心理教师王爱琴用爱心滋润残疾儿童,她创作的心理剧《黄丝巾》获江苏省心理剧特等奖,所教学生江成被评为南京市“美德少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陈蓓蓓和江宁区实验小学教师陈海宁,在2014年第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分获高中组和小学组第一名……

    我的公约我做主

    “我认为,待人之礼应该分为对长辈、对同辈和对晚辈三个部分。”

    “我们都是年轻人,晚辈就不要了吧,我看还是按国人和外国人来区分就行了。”

    南京青奥会期间,119名中小学学生代表聚在一起,有模有样地讨论并制定出青奥文明公约,其中不少条款,被媒体普遍评价为“接地气”、“简单而有内涵”。2014年8月,南京市代表队在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中分获高中组、小学组特等奖,选手们扎实的文明礼仪知识功底和优雅大方的文明举止,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实际上,无论是学生们自己的公约研讨与制定,还是大赛优异成绩的取得,都有赖于当地独有的德育文化。2013年8月,南京市正式在全市12个区24所中小学推广中小学生行为公约项目。活动形成了一批体现南京地方特色,彰显学校、学生特点的学生公约成果,并且绝大多数公约都呈现切口小、内容实、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如雨花台小学的“优雅生活”行为公约、六合区实验小学的“小魁星”行为公约等。

    在这些公约中,“你有困难我来帮,面容时常挂微笑”、“穿戴整洁心情好,朴素大方最重要”等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话语,随处可见。

    “通过对话、讨论、争辩、反思,学生们找到了属于自己同伴群体的共同需要、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一致性规范与规则,久而久之这些很容易就成为习惯性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夏莹说,这无形中推动了整个德育模式的突破。

    起初,学生制定完成公约后,教师会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修改,渐渐地,他们发现,“公约是要孩子们自己自觉遵守的,就应该由孩子们共同约定”。部分学校还进一步组织学生更多参与学校生活,让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培养杰出的公民品质。如北京东路小学的“娃娃参议院”,江宁高级中学的“学生议事会”,让学生与校长面对面直接交流对话,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之桥。

    爱心公益暖古城

    在南京,周日去金陵图书馆“听课”正成为众多家长和学生的一个新时尚。自2013年11月3日开讲以来,“名师公益大讲堂”已举办45期,现场听众已达上万人次。

    在南京,像“名师公益大讲堂”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共有696个。自2013年11月“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成立以来,教师志愿项目就如冬日暖阳般持续温暖着金陵古城。其中,“弹性离校国艺课堂”、“向日葵爱心助残队”、“留守儿童快乐假日社区”等项目都成为经典,受到了极大欢迎。联盟还在全国首创了志愿服务电子管理平台,线上组织,线下服务,志愿者及志愿服务均实行电子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中面向弱势儿童的就有193个,占42.98%。受益于这些志愿活动,南京郊区农村的留守儿童愉快地度过了许多周末和假期。“用价值引领价值,用道德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新道德风尚,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吴晓茅说,南京市就是要深入打造南京教师志愿服务公益品牌,向全社会传递南京教育的主流价值精神。

    从事志愿活动已经成为南京教师群体的新风尚,截至2014年底,南京已有25147名教师参与其中,组建了366个志愿团队,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累计276818小时,足迹遍布南京的社区、村组、更多家庭乃至全国许多贫困县(山)区。2014年青奥会期间,南京约70%的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到“奉献青奥”的志愿服务中。

    让创新成为“新常态”

    每个星期天,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周恩来铜像前,总有一名中学生生动又饱含感情地讲述着伟人的故事。她叫伍乐云,是南京玄武高级中学的学生、梅园新村义务讲解员。“做讲解员是学校以周恩来精神风范为核心的德育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我可能成为不了周爷爷那样的伟人,但是我可以不断地让自己更优秀。”伍乐云说。

    为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德育创新工作,2009年起,南京市教育局设立了“德育创新奖”,一批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柿子树、鲜花、电影、民国建筑……这些看似与教育不相干的事物,如今都成为南京德育工作的重要元素,对应着“生活德育”、“德育一束花”、“电影德育”、“红色教育”等德育项目,并形成一大批体现实践性的德育课程。

    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刘莅告诉记者,这种德育,从小处着眼,从学生们的身边事入手,有不少创新性设计,其创造性根植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既让传统的德育方式实现与时俱进的变革,更适应新的社情、校情、生情而催生出一系列德育新载体、新方法、新途径、新成效,可以说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在南京市建邺区电站社区,有个南湖一小联合社区开办的“四点钟学校”,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的4点,面向那些低年级、双职工家庭、没有老人来接的学生们免费开放。在这里,南湖一小的志愿者老师会为孩子教授美工、绘画、竖笛等。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吴晓茅说,南京将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途径、创新载体,让德育成为南京“教育名城”的又一鲜明标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