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促进公平提升质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扩大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政府发展教育的两大重要责任,这都需要建立全新的公平观、质量观,通过推进改革来实现。

    ■熊丙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总理说,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这显然不能通过让所有学生都考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来实现。要让每个人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只有让教育回到完善每个个体的本质上,这就需要畅通纵向流动的通道,还需要打破各类教育的壁垒,而且让每一类教育都重视培养学生完善自我、改善生活的能力与素质。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全新的教育公平观和质量观。

    教育的公平目前主要针对学生的平等入学权,这当然是教育公平的最重要方面,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解决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异地高考,提高农村贫困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等等。但是,如果各类教育、各类学校不能实现平等发展,那么学生的公平入学其实是很难实现的。

    毋庸讳言,在现实中,存在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公办教育高于民办教育,全日制教育高于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情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似乎接受职业教育就比接受普通教育低人一等。这样的教育不管怎样发展,都难以给每个学生公平的机会。只有消除教育的身份和等级,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继续教育和全日制教育都成为所有受教育者有价值的、平等的选择,才会让教育更具价值。一个学生在升学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而不是不管兴趣和能力,都只能进普通教育学校,才被视为正常,这才是健康的教育生态。为建立各类教育、各类学校平等的观念,首先必须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此外,应该清理一些歧视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的条文和规定。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怎样重视建设一流学校、一流学科,更在于减政放权,让学校自主办学。当前,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千校一面,难以培养创新人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于高等院校综合改革,核心在于去行政化,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并建立学校现代治理结构,而对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核心在于招考分离,让中学获得自主教学的空间。

    总之,扩大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政府发展教育的两大重要责任,这都需要建立全新的公平观、质量观,通过推进改革来实现。增加教育投入、对现有制度框架进行局部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公平,但是却无法实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价值。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