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忌“暴饮暴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白宏太 3月5日发自北京

    今天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传统文化的话题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有生机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如何健康开展?代表委员纷纷发表观点。

    千方百计让孩子亲近传统文化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学校教育

    “在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育中,应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古文的数量。”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说。

    从“减负”的角度考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认为,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要适量,同时可通过课外兴趣活动的方式进行。中学时代,她就是在课外听老师讲了一首《兵车行》,从此喜欢上杜甫,多年后走上专业研究的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怎样让现在的孩子亲近并喜欢传统文化?

    “要注意形式和方式的多元化。这是慢慢吸收的过程,‘暴饮暴食’只会增加学生负担。”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说。

    有人抱怨传统经典晦涩难懂,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认为,不妨将新媒体作为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手段,传统文化进校园要通过适合青少年“胃口”的方式,让他们乐于接受,是最重要的。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教育

    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出境游的不文明举止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很多人将此归结于传统文化的缺失。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秩序的内容,这些都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葛晓音认为。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温州晚报记者郑雪君带来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建议,期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明显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平,增强文化软实力。

    作为研究者,葛晓音认为,不可过分夸大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她一直主张,传统文化建设应是一种常态,不能是浪潮式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其实是一种‘无用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不是万能良药”。

    联系到国人出境游的部分不文明举止,葛晓音认为,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建设应与制度建设相辅相成。“社会规则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法制和规则的同步跟进,光靠传统文化熏陶和自我修养是不行的。”

    传统文化重内涵而非形式

    据调查,寒假期间,北京的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诗词、书画等传统文化培训班,在各地传统文化培训热也逐渐升温。

    “人们有这样的热情是好的,”葛晓音认为,“不必指手画脚,可以慢慢引导人们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作为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葛晓音经常到各地开讲座,来听讲的有大爷大妈,也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家长。“有时候我讲得有点深,他们未必能听懂,但仍听得很投入。人们开始有了一种自觉的追求。”

    不过,近来一些学校和机构在推广传统文化中让学生穿“古装”、行跪拜礼,针对这些“作秀”现象,代表委员们认为,传统文化重在内涵而不是形式。“形式的东西做得过了,反而成了娱乐。”葛晓音说。

    “学习传统文化时,内容选择尤其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能够和今天及未来发展相结合的部分。”陈力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