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育改革铿锵的足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各高校的聚焦点各有不同。“我们的着力点在于以用好已有的办学自主权为主,针对办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希望能在政策上进行整体修订。”上海交通大学有关负责人说,该校的综合改革方案在人事制度改革、资源配置的自主权方面提出了一些诉求。

    教育改革已在向“攻坚期”和“深水区”挺进,许多改革需要教育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联手。为此,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等14个部委和相关地方政府,积极协调突破性政策,努力为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凡是由地方行使更方便更有效的权力一律下放、应由学校行使的权力一律下放。

    教育改革马力全开 完善教育体制机制

    寒门难出贵子曾是教育公平的一道伤疤。

    教育作为社会阶层板结的天敌,教育部门义不容辞地向“寒门难出贵子”“宣战”,并从两路发动“攻击”,一路是2012年启动的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主要战术”是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该路在2014年的“战果”是,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11.4%;另一路是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该路的“战果”是,力争到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明显增加,形成长效机制,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治标更要治本,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是寒门难出贵子的成因之一。国家启动了“一揽子”工程,覆盖最薄弱环节、最贫困地区、最弱势群体,囊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

    2010年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了8个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环节,随后又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157.67亿元。

    为让聋哑生、智障生等生理和心理缺陷孩子共享教育“阳光”,2014年1月8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启动实施。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要求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保障水平,对发展特殊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2013年1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500亿元专项资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当然,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其中最突出的瓶颈问题是,如何提升全国6万多个农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最终将目光投向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去年底,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部安装了数字教育资源设备。

    为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去年12月初,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为未来6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绘制了一幅清晰的“施工图”: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教育改革要成功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后盾,还需要重拳出击。去年,北京市就以铁腕取消共建生得到民众一片点赞声:好学校的入学机会不该由校长与一些权势单位私相授受,而应该由政府统一支配,保障公平。

    近日,甘肃张掖市、广东江门市、河南洛阳市等地区纷纷宣布取消公办高中择校生,“就近入学”正成越来越多地区的新常态。

    □相关链接

    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

    系统部署在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课程教材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切实加强。

    学校体育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密集出台,青少年校园足球加快发展。

    高等学校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管办评分离为导向的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积极推进教育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印发《教育部机关实施行政审批工作规程》《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

    切实加强国家教育督导、督政、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督导在推进重大教育政策落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得以发挥。全国96%的中小学实现挂牌督导,全国757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认定。

    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根本保障,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高校理事会相配套的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完成“985工程”高校章程核准,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和《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高等学校制度建设框架基本形成。

    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刻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招生计划分配、考试内容和形式、选拔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等5个方面明确了改革主要举措。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关键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上海市、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形成有力震慑,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考试招生环境。

    以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经费投入继续向最薄弱环节、最贫困地区、最弱势群体倾斜,通过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条件、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重大教育工程和举措,使学前教育资源持续扩大,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学生资助标准进一步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持续增加,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稳步缩小,综合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取得阶段成效,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政策进一步落实。

    教育信息化加快推进,6.36万个教学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教学点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以“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为引领的改革路径基本形成

    协调指导上海市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率先出台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积极探索差异化教育综合改革路径,更好地契合各地实际、分类指导、分类推进。

    会同中央编办等14个部委和相关地方政府,积极协调突破性政策,努力为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一市两校”率先启动综合改革,对各地各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继“一市两校”之后,广东、贵州等地和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先后将综合改革方案报送备案。

    (本报记者 刘博智 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