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
西峰山乡学校:一对一教育
2014年12月22日上午,笔者乘车近2个小时来到地处黑河西北山区的农村小学西峰山学校。路上司机说,如果大雪封山的话,进出就困难了。这是一所全乡2000多人仅有的学校,有一座很像样的集办公、教学与食宿于一体的大楼,一个十分漂亮的校园。除家住乡镇的几个学生之外,其他学生全部吃住在校。教学设施绝对一流,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不但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还成了黑龙江省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先进校。
一对一教育成为必然选择
可谁能想到,这所学校只有6个班,40名学生。20位教师,如果加上附设的幼儿园,共25位老师。而幼儿园大、中、小班共有十几个幼儿,平均一位老师带两名学生。
相对于学生人数来说,这里有充足的师资。每个学生都享有“研究生”的待遇,每个老师都是学生的“导师”。不但是学习上的“导师”,也是思想与生活上的“导师”。教学在课堂上,也在课外;教育在学校内,有时也在学校外。学生就像教师自己的孩子一样,形影不离。
于是,一对一教学,就成了这所学校的特色。
老师们有时间、有条件、有精力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更有把握对他们实施有的放矢的“小灶”教育。
这支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有着特别强的责任感。他们说,这些学生全是农村百姓的子女,而且有将近二分之一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家长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又将孩子的成长寄托在老师身上。老师们必须全心全意地爱学生,认认真真地教育他们。只有让他们成人成才,才能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
幸福洋溢在脸上,话语是一种相互沟通的符号。看到老师们一对一地“对话”教学,让人隐约听见辉煌的千年回声,孔子当年的教学,不少时候,就是一对一教学。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还可以及时地解决问题,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导师,也是自己的父母亲人。
面对教与学的宁静、神圣,不由得让我慨然而感——在中国教育的长河中,这里从上到下的教育人,为后人留下一种怎样的不离不弃的信念和执着?
真正的教育与百姓心心相系
学校坐落在距城区几百公里的山区。笔者问老师们是不是向往城里生活?他们微笑着说:“城里有城里的优势,山区有山区的好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我们爱他们,他们也爱我们,相对来说我们更喜欢这里。”简单的话语,道出心声,亮出挚爱。这种化教为爱、化育为亲的真情,不正是在长期一对一的教育中产生的吗?
20位老师除了两位家住学校附近回家住宿外,其余全部和学生一起住在学校。老师与学生时刻相伴,形影相随,学习、娱乐、生活在一起。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之爱,老师就成了他们的“父母”。有的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蒙有一定的阴影,让他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就成了每一个老师教育的要义之一。况且,各个孩子的情况又有不同,即使非单亲家庭,情况也是千差万别。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就有了针对性、及时性的效果。有付出,就有收获。现在,学校成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老师成了他们的“再生父母”。老百姓看在眼里,满意在心里。学校成了老百姓敬仰的文化圣地。而孩子们回到家里,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文化的音符。
笔者有幸遇到一位学生家长,问起孩子的情况,她略带羞涩且风趣地说:“孩子在学校里一百个放心,真不知道托了谁的福。”
教育部门一位领导说得好:“农村的进步,关键要有文化的进步。而一个乡镇如果没有了学校,也就少了文化;而有了学校,也就有了文化。而且,自古以来,学校就是‘化民成俗’之地。通过孩子们的文化,让家长也文而‘化’之。”
“办教育,就要考虑老百姓的需求。偏远的山村,由于农民进城打工,家长渴求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而让其进城就读。在乡村的学生越来越少的同时,离婚率也直线上升。现在乡村学校办好了,学生不再流失,甚至出现了‘回流’现象;而且,离婚率降低了,家庭稳定了,社会和谐了。”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校长与老师们爱上了这所学校
在与肖宝福校长交谈的时候,他脸上充满了自信,也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幸福。他说在这所学校工作了23年。他留恋这片热土,也留恋这所学校,与师生亲密无间。他说,老师们对教育工作都很热情,很有责任心。大家相互帮衬,相互学习,相互之间传递的都是正能量。所以,每天心情舒畅,高高兴兴。当地老百姓认可这所学校,他们将孩子送到这里,不再进城择校,相信我们有能力将孩子教育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想不高兴都不可能。
不过,会不会由于处于偏远之地,信息比较闭塞了呢?
一个年轻老师说,一点儿也不闭塞。我们这里和城里一样可以上网,了解全国以至世界的信息。而且,区里的外出学习、大型活动,他们与城里老师享有同等的待遇。所以,他们非但不自卑,反而很自信;非但不消极,反而很积极。
正值银装素裹的冬天,尽管气温很低,可是,室外的空气还是让我有一种美妙无比的感觉。没有了大城市的喧嚣与污染,有的只是宁静与清新。学校周边,漫山遍野都生长着高低不同的树木,与碧蓝碧蓝的天空构造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现已冰封。如是夏天,清得透亮的水绵延而流,携一个钓鱼竿,垂钓水中,很快就有活鱼上钩。不长时间,便有一顿鲜美可口的佳肴。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笔者与肖宝福校长约定,2015年夏天,我将再访西峰山学校,到山林深处的农家去走访孩子们的父母,与他们共话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问题。
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学校:双语教学
2014年12月22日中午,在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学校的餐桌上,野肴山菜,让我们大享口福,令人难以忘怀。不只是因为菜肴的别具风味,老师们的真诚与纯朴,更成了终生的幸福铭记。
这所学校与西峰山学校有着同样的蓝天白云,同样的集教学、办公室与食宿于一体的大楼,同样的漂亮的校园,同样的优质的教育教学设施,同样的一对一教育。
新生鄂伦春乡是一个稀少民族的区域,鄂伦春族人只有166人。这个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进行鄂伦春语言教学,就成了突出、独特、继承、发扬光大民族文化,返璞归真,滋润孩子的乐园。
鄂伦春语言教学走进课堂
给我们解说的是一位鄂伦春族的孟英武老师,她带着这个民族的原始纯真,向笔者讲述学校所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双语教学的情况。这其中自然也有困难,因为绝大多数鄂伦春族是与汉族结为夫妻而生儿育女的,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家庭中更多是用的汉语交际。而年轻鄂伦春族人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少用本族语言交流。孩子没有了鄂伦春族的语境,说这种语言的也就越来越少。而这个语言源远流长,自有其丰富性与独特性。可以说,鄂伦春语言,已经成为当今的文化遗产。学校教育,就成了保存与传承这一语言的道场。因此,这所学校的老师不但有汉语教学,也有鄂伦春语教学的任务。双语教学,就成了这所学校的特色。
学校把学习鄂伦春族语言纳入课程教学之中,每个班级一个星期两课时,外加两节20分钟的早读。一学期一次鄂伦春族语言语音比赛。每年一次聘请鄂伦春族人来学校为学生进行传授“原始乡音”的“真经”。
对鄂伦春族实施的优惠政策
教育部门一位领导说,这里的鄂伦春人是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在还有原始部落的痕迹。这种民族文化,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的一种稀有的精神资产,学校虽小,却有着挖掘与延续这一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
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里的民族文化建设。组织这里的老师到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等地取经。在延续过去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形成了很有个性的民族文化。比如民族体育舞蹈、歌舞、射箭、“狩猎”……在城里是绝对看不到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豪放、粗犷的场景。
张淑英校长对笔者说,国家对鄂伦春族有很优厚的民族政策。他们可以生两个孩子,学生上学全部免费,且给予择校的权力,初中考高中加50分,即使考不上,至少也要录取一至二名。以前,只要考上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全部分配安排工作。现在上学的越来越多,但本科毕业的学生,仍然统一分配工作。
她感慨不已地对笔者说,学校不但有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老师,就是音体美,也有专职教师。而且像西峰山学校一样,都是正式教师。老师们的工资、进修和各种待遇与城里老师完全一样。
学校活动丰富多彩,每到各种节日时,老师们和学生一起演出比赛、运动会比赛……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带着这片水土的乡土味,在愉快地“焊接”着古今中外的文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