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慕课超过5000门
■李晓明
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课程,2012年兴起即得到全球众多名校的积极响应。目前,全世界已有约2000门这样的课程,来源于约200所大学。其中,中国的北大、清华等近10所大学贡献了约200门课程。这样的课程,以免费开放、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为价值理念,已经吸引了近2000万人注册学习,其中中国人约200万。
这些慕课是“自发地”涌现出来的。它们都是有关高校感到了一种紧迫感,或者是看到了一种机遇,或者是希望跟上一个浪潮,自己寻找资源,动员教授们开设出来。在中国,至少到目前为止,都是那些大学主动投入,而不是像以往,这类行动通常都是在国家某个项目计划的支持下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抱传道授业情怀,以教天下学子为乐,喜见自己的课程广为传播,不计个人报酬的教师。
更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这种形势还在继续发展,不仅是慕课的门数,还有开设慕课的学校数,都在不断增加。这让我们有理由预测,再过五年,全世界的慕课将会超过5000门,其中来自中国高校的会有一个可观的份额。5000门课是个什么概念?一个综合性大学活跃的课程总数大致也就这么多!
当互联网上有了5000门免费开放,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的大学课程,就一定会催生许多梦想。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教师有更宽阔的讲台,大学的教学活动组织有更大的优化空间,业界有新的商机,国家的教育事业则可以有更高的追求。而这些,将反过来促进更多更好的慕课开设出来。本文旨在就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前景做一番畅想。
当互联网上有了成千上万门慕课,我们不难意识到两点:第一,其中会有足够多优秀的课程;第二,将若干相关课程(不一定来自同一所大学)组织成各种有意义“套餐”的可能性会很大。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看到了在中国率先实现一种“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的机遇,它有望促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闪光元素,让每个愿意学习的年轻人都可以免费享受一种系统化的高等教育。为实现这个梦想,当有如下要点:
第一,政府号召各大学不断将自己的优秀课程按照慕课的形式开设出来,除了技术性要求外,特别要求彻底开放和免费,以及课程运行过程中教师/助教的参与。课程运行平台自选,根据应用情况,采用后奖励的方式进行适当鼓励。
第二,在百花齐放慕课的基础上,选择并组织形成若干种“基本高等教育”课程套餐,例如每套20门课。这样的套餐,主要定位在通识教育(但可有不同的配置和取向),旨在提升高中毕业起点青年人的人文精神、社会知识、科技素养和心智水平,达到“系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程度。
第三,进行社会宣传,号召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年轻人(当然,不限于他们)按套餐免费学习,完成后获得结业证书。这种证书的意义主要在于对人们自我实现的一种鼓励,不需要和其他传统学历的对应,但这种学习经历与成果显然可以作为一个年轻人求职简历的一部分。
第四,鼓励有条件的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为这样的学习提供有意义的增值服务,例如适当的面授辅导、师生见面、有监督的考试、身份认证等。这样的服务会有额外成本,可考虑政府补贴或给予收费许可,学习者自愿参加,经济困难者可申请减免。
上述这些,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在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自发行为的基础上,适当组织和导向,形成若干内容有质量、运行有保障、学习有记录的基本高等教育套餐,让所有愿意学习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费学习。同时,也欢迎社会力量在这个基础上提供进一步的增值服务。再说得浅显些,那就是好比现在政府号召全民阅读,“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也就是一种“阅读”,只不过有系统性、有目标、有记录,而且免费!
慕课,是高等教育百花园中的一个新物种,由于具有很强的互联网基因,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生态。(作者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