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千方百计搭台 学生千姿百态成长
■本报记者 宋伟涛 易鑫
近日,山东省章丘市福泰小学校长李枝新接到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短信。短信中写道:“李校长,您好!我是贵校六年级学生李沁阳的父亲,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孩子除了学习什么特长也没有,但今天,只有13岁的女儿,却独立为客人做了一桌宴席,八菜两汤。孩子的表现让客人惊讶,也让我倍感自豪。非常感谢学校为孩子成长所做的努力。”
这条短信折射出的,是这些年章丘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扭转“千校一面”窘境,实现孩子有特长、个性化全面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
从开发特色课程出发
近日,记者走进福泰小学的“小天使当家”家政训练基地时,学生们正在上“鲁菜飘香溢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校外面点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做出小刺猬、小兔子等各种造型面点活灵活现,出锅香喷喷的,还冒着热气。
“我们开设的课程,首先要孩子们喜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感受到生活的味道。”谈起实践课程带来的教育红利,李枝新告诉记者。
在福泰小学,学校每周三下午安排两节固定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开发了一系列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为目标的课程,包括陶艺、编织、快乐小厨房、剪纸、诗社、腰鼓队、书法等,从艺术到科技、从家务到体育、从文学到游戏,涵盖多个方面。
章丘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零择校”,学生全部就近入学,同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后,章丘教育该如何走?怎样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全面育人,育全面人,落实全面的发展观、均衡观、特色观,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能担当、有自己特长的学生。”山东省章丘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忠新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如今,在章丘,让孩子自由发展已经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建设特色学校,课程是最重要的载体,学生有差异、个性化的发展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来实现。”章丘教体局党委委员曹延刚说,为此,章丘放权让每所学校都积极开设各自的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空间。
盘活资源让特色更接地气
在章丘这样一个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学校如何充分盘活已有资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李忠新看来,有些城区学校拥有一般普通学校不可比的资源优势,比如有条件邀请名家进学校与学生交流、与一流高校合作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国外学校建立协作关系等,这些资源可以有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但对大多数学校而言,更需要做的是根据学校和当地实际,挖掘校内和校外两方面的特色资源。
地处章丘南部山区的垛庄镇南明小学,书法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就是因为学校有一位老教师酷爱书法且小有名气。学校减去这位老教师原来承担的部分教学任务,让其专心从事书法教学,并设立工作室。全校专门开设书法课,成立书法社团,并将优秀作品在学校走廊、大厅展出,定期在全校举行优秀书法作品比赛,如今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一所偏远小学的特色教育搞得风生水起。
“挖掘校内资源要科学分析学校的历史、师资、设施等方面条件,因地制宜加以利用。南明小学就是合理挖掘校内资源的鲜活案例。”章丘教体局副主任督学张宝义说。
“学校特色建设还要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尤其是要科学分析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乡风民情、自然资源、文化遗存等。”李枝新对此深有体会,“我们想利用4年时间让学生逐步了解中国菜系尤其是鲁菜菜系的历史背景、故事传说,初步掌握几种鲁菜的做法,从中感受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
每个学生都有一片成长天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什么本质区别?发展素质教育还要不要考试成绩?”这是当年萦绕在章丘的教师和家长心头的疑问。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家发现,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不仅不冲突,还会相得益彰。“缩小乃至消除学校之间的校际差距不是谋求千校一面,办学条件标准化不是要代替学校的特色发展。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才是章丘教育的最大特色。”李忠新说。
为了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章丘打造并形成了一批名优特色项目。章丘在全市所有学校推行“五节”活动,美轮美奂的音乐节、多姿多彩的美术节、热闹活泼的体育节、新鲜有趣的科技节、轻松活跃的欢乐节,让学生在“过节”中绽放精彩。截至目前,全市已举行“五节”活动展示达200余场次。章丘已经成功举办三届校园原创歌曲大赛和两届校园原创舞蹈大赛,师生原创校园歌曲作品达500余首,部分章丘原创校园歌曲已经成功落户“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当地电视台经常播出城乡学校的原创歌舞演出,由此带动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脱颖而出。在节日氛围中,在原创歌曲和舞蹈活动平台上,个性各异、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华、发展自己兴趣的一方天地。
在特色项目的带动下,章丘的每一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主打品牌”。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实验中学的“三适教育”、绣水中学和东山小学的“三有教育”、实验小学的人本化个性教育、汇泉小学的“幸福教育”、清照小学的“清照若水教育”、垛庄中学的“山水育人教育”等,异彩纷呈。
“特色学校建设的成效如何,不能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自拉自唱、自我陶醉,更要看育人成效和社会认可,只有当社会的正面评价、育人质量与学校特色办学方面的追求高度吻合时,特色学校建设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成功。”李忠新感慨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