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儿童的叽叽喳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曹爱东

    “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这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的话。教师爱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种要求,常常与教师的行为实践脱节。一方面,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广大教师被迫把自己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成工具,“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在教育孩子时,通常只是让他们能适应当前的世界,即使它是个堕落的世界。”另一方面,许多教师迷恋教学技术和经验,忽视用公义、善良的内心去指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温暖和信心的光照,并且温柔地坚持和孩子们的心灵在一起。

    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教育情绪和态度。有这样一个比喻:“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中;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里。”爱学生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在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认同这样的价值,才有真情感,才会真喜欢学生。格鲁吉亚心理学家阿莫·那什维利说得精彩:“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心弦,教师只有将自己的心弦,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才有可能与孩子的心产生共鸣。进而,教师才会与学生发生情感依恋,幸福感油然而生,幸福才会依次铺展。反之,则如斯宾塞所说,“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如果把学生看得一无是处,教师必定苦不堪言,必定生活在“地狱”之中。

    把学校看作天堂,前提是要把学生看作天使。要把学生看作天使,仅有爱还是不够的。教师唯有从理解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儿童,给予儿童精神的关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内心的纯洁、善良和伟大。

    要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最好把自己变成儿童。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自己是作为教师的儿童”;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变做小孩子”;陈鹤琴希望,“重新做一回儿童”;李吉林自认“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他们怀有一颗纯真的童心,拥有儿童般的情感和兴趣,甚至还具有儿童般的思维,这就是理解儿童、教育儿童的密码,也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