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7年来,他们开展读书交流会100多场,邀请了30人次著名作家来校讲座,开展教师读书沙龙70余次,有20余名同学出版个人专著,专题读书网站——四季青语文网、半亩方塘读书网点击率达几十万人次,集团1.2万名学生形成了浓烈的读书氛围,深受家长、学生及社会的高度肯定。

    广西百色高中语文教师黎志新,不仅在学校,还在山区、社区、图书馆等义务推广阅读,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在社会各个角落。

    黎志新:阅读让山区孩子信心满怀

    黎志新认为,一个语文老师不仅应该让校园里的孩子热爱读书,还有责任让社会充满书香。尤其在山区,阅读是让山区孩子们拥有自信的最佳途径。作为一个老师,虽然两袖清风,没有更多的钱财做公益事业,但老师可以做个“文化志愿者”,为自己家乡的文化建设尽最大努力。

    假期,是深入研读的黄金时间。黎志新大张旗鼓地招聘“讲师”,这群青春少年跃跃欲试。每个“讲师”自己招聘核心成员组成智囊团,一个个“备课小组”就产生了。她公布自己的QQ邮箱,鼓励“讲师”和各智囊团成员通过邮件和她联系,探讨备课时遇到的争议点。

    2011年11月23日,以推动亲子阅读为主要任务的“新教育萤火虫”公益团队在北京成立,她于2012年3月14日筹建了百色的阅读公益团队——“新教育萤火虫百色分站”。从那以后,“有余力,做公益”成了她的口头禅。

    2012年至今,在各社区、绘本馆、书吧、右江区图书馆、体育广场、逸夫小学、实验小学、百色学院等各场所作义务演讲近30场,把阅读的种子撒在这片红土地上,而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已有上百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新教育萤火虫百色分站发展了义工近30人。双休日、节假日,这一群“萤火虫”翩翩起舞,奔赴各地开展读书活动。

    团队还不满足于此,他们背起流动书柜,从城里走出去,走进壮乡瑶寨:走进凌云县下甲乡念恩小学,走进田林县定安中心小学……爬山涉水,飞进大山,只为把书籍送进山,用书香熏暖山里的孩子。

    校园里,她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牵着学生们的手,在书香中跋涉,在书海中畅游;校园外,她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一路飞翔,用浓浓书香点亮更多家庭的幸福之灯,让更多孩子在书香的指引下,焕发自信的光芒。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金茂)小学教师舒晓玲,坚持自费为学生购书和分享好书,带着一批批孩子和教师踏上爱读之路。

    舒晓玲:阅读是最好的教养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金茂)小学有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舒老师私人图书馆”,两个书柜里摆放着1000余本各种类型的图书,柜子没有上锁,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借阅,这个“私人图书馆”的主人就是该校的语文老师——舒晓玲。

    六年前,舒晓玲到现在的班级时,班上50%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不少父母文化水平低,经济不宽裕,根本顾不上学生阅读的事,阅读之路起步艰难!

    为了让学生有书可读,从第一本绘本开始,舒晓玲就陆续掏钱购书,几年时间就积累出了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私人图书馆”。六年来,每个清晨,她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每个午后,她和孩子们一起静心阅读;每个周五,她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心得。《爱心树》、《石头汤》、《夏洛的网》……一本本图书因为她的朗读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这样经年累月的引领与陪伴,带着孩子们踏上了阅读之路。

    几年来,舒晓玲和孩子们共读图书200余本,每学期读书笔记生均1.5万余字;有的学生写了上万字的小说,不少家庭有了书柜,亲子共读成为生活的常态,在她的阅读理念影响下,学校大力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了“图书室——开放书吧——班级图书角”三级阅读区域,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程,编印了专门的阅读读本《主题诵·读》……

    2012年,九龙坡区教委全面推进“教师阅读计划”和“学生全科阅读计划”,舒晓玲的阅读理念和阅读故事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不少学校邀请她交流经验。现在,区教委授牌成立了“舒老师工作室”,推动全区师生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阅读是最好的教养。”舒晓玲说,“从阅读的功能来讲,阅读能积累语言、滋养心灵、完善人格,还能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而言,阅读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舒晓玲就是一棵率先摇动的树,必将扬起带着书香的轻风,撒下阅读的种子,滋养起一片阅读的森林。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韦延海,以优秀丰富的图书营造开放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韦延海:助推师生走上阅读之路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属于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一部分学生初中还没读完,就缀学走上社会。然而对家长而言,读书无疑是孩子最好的出路,因此,他们寄希望于教育。对于几十年扎根于教育的韦延海来说,非常理解家长的这种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韦延海认识到,阅读是最基本的教育。作为县教研室主任,他决定在县内中小学以优秀丰富的图书营造开放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鼓励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在这种尝试下,自2010年以来,正安县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当然,这种尝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考试为先的机制下,来自一线的教师和家长的认识,就是很大的阻力。在这个过程中,他想了多种办法和措施。首先,开放学校图书,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他联系各种社会资源,为学校捐赠优秀图书。2012年,一些公益组织为正安县各小学捐赠了数万册优秀图书,在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在韦延海的促动下,数十所学校自发建立了开放书吧和阅览室。为把学生阅读推向深入,他与县教育局的督导、业务部门协商,保证了学生在校的自由阅读时间。

    其次,助推教师走上读书之路。让学生有效地自主阅读,重要的是教师读书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儿童阅读的引导,是儿童阅读成功的关键。在公益机构的帮助下,学校有了教师书架和教师读物,韦延海带领教师“共读一本书”,组织乡镇校长去阅读推广先进地区的“书香校园”取经,聆听专家讲座……大大提高了校长、教师对读书的认识和理解。

    2014年,韦延海向贵州省教科院申报的“正安县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落实的实践研究”被列为专项课题,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教师吴忌不认为推广阅读是语文课外的事情,因此他主张把语文课上得深一点、广一点、人文一点。

    吴忌:推广阅读,代代不已

    对于吴忌而言,自己读书且鼓励学生读书是他的本职,但他认为,一个教语文的老师如果自己同时是一个勤勉的阅读者,是一个文学写作者,其个人的热爱自然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他的学生很多来自真正的农村,他们的家庭几乎没有任何藏书,也没有读书的习惯,让他们在课本之外购买更多的书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满足孩子们对于阅读的需求。

    所谓推广阅读,确实颇有玄机,因为读书必须自愿。他认为,语文老师自己要有广博的阅读视野,即使是在语文教学之间,也必须有海量的关于书籍和作品的信息,且是有趣味的信息。有些时候“强迫读书法”并不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其功效自然赶不上有趣味的“诱惑”。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的认知能力,不喜欢的事情则不乐意干,不感兴趣的事情也不会干。或许,只有“骗”他们去读书吧,你若有发现趣味的能力,他们也就随你“骗”了。假如没有这种“引诱”,书籍无声,只独自沉寂,它的魅力并不会自己膨胀而出,进入学生的心灵。

    吴忌不认为推广阅读是语文课外的事情,更深刻更广泛的阅读其实就在课内,在日复一日的语文课堂上。因此把语文课上得深一点、广泛一点,在高考的语境里也必须轻松一点、自由一点,有更强的人文性。那么语文课就必须有更多的“联系”,老师要能够旁征博引,有最充分的联系和联想,因此更广泛的激趣、有深度的发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45分钟的时间里,前30分钟的语文应该是广阔而自由的语文,可以在最后15分钟回到那稍微狭窄的“应试教育”上来。而且无须从高一高二就执着于高三之后的那一场考试,那会适得其反。

    吴忌说:“我乐意由我主导的阅读,孩子们可以迁延得更远一些。”他反对只教书不读书的老师,也反对只教学不读书的教育,而我们的课本几乎不可以算做是“书”,“真正的书”应该是课本之外那些稍微专一一些的著作。课本只类似于“书的标本”,只是个书的“样子”而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