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记者:部长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我们注意到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至今,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7﹪,这样的幅度是您理想中的水平吗?鲍尔森-语文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 记者:部长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我们注意到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至今,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7﹪,这样的幅度是您理想中的水平吗? 鲍尔森:首先我的确承认人民币自2005年7月以来已经升值超过7﹪,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人民币的升值再快一点的话会更有利于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如今没有证据证明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记者:那您认为究竟什么样的汇率水平是合适的? 鲍尔森:我想对于我来说,对这个问题进行推测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我想我要说的唯一一点是,如果人民币升值再快一些,我认为这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使经济发展呈现更为均衡的态势,也可以帮助那些相关经济部门,更有利地去利用监管政策对经济进行管理,更容易地控制通货膨胀问题,并且可以减少不稳定带来的风险。我真的想了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人民币的升值,有没有一些证据可以显示人民币的升值受到了阻碍,我觉得如果中国能够更快地使它的货币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这样会更好。 记者:请问这样的答案是来自美国政府还是来自您本人? 鲍尔森:美国政府包括我与之打过交道的其他所有国家都认为,应该让货币反映出由市场所驱动的市场价值是比较好的。实际上我还是很赞同你们现在在货币问题上所做的努力,我只是想说,如果人民币能更好地反映出其所在的市场,这是最符合中国的利益的,因为随着中国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复杂,同时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去管理经济,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鲍尔森始终向记者传达了这样的一条信息,那就是人民币的升值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任何不利的因素。但现实情况是,有一些普通的中国企业,已经实实在在地受到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浙江义乌市华鸿控股集团董事长龚品忠说:“半年里面汇率升涨了多少?人民币升值了多少?很可能已经3个点去了,甚至4个点,这就等于100万美元的东西,你可能要损失三至四万美元。” 实际上记者调查发现,在浙江、江苏这样的出口大省,基本上所有的出口企业,都承受着人民币升值所带来压力。 那么,对于中国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这些现实困境,鲍尔森又会作何评价呢? 记者:正如您所说的,中国的确会在某些方面受益于汇改,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有大量的企业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出口型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险,您对此又作何评价呢? 鲍尔森:人民币确实是在升值,但我没有看到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的经济和出口商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我认为如果货币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的基本要素,会带来更高质量的出口。人民币的升值已经带来一些好处了,但是如果说升值的速度能够加速的话,会更有利与中国和所有中国人民。 浙江义乌市贝克曼集团龚新翼说:“按照美元一年汇率上升3﹪来说的话,我们每年的出口有2亿5千万左右,这样算起来的话一年就要七八百万,如果我们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规避,那么企业很难承担得了。”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说:“我们国家又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我认为最值得欣赏的政策就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不能一步到位,如果一下子升值20﹪,中国的企业真要倒下一大片……” 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生存压力,短期内还无法避免。相信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会逐步顺应新的环境,自觉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寻找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18.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升值将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B.目前,中国虽然在某些方面受益于汇改,但仍有大量企业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C.鲍尔森认为我国人民币升值速度不快,人民币汇率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人民币的市场价值。 D.短时间内,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给中国企业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是无法避免的。 19.鲍尔森认为人民币升值再快一些会给我国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些好处的一项是(3分) ( ) A.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使经济发展呈现更为均衡的态势。 B.有利于利用监管政策对经济进行管理。 C.可更容易地控制通货膨胀,消灭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D.有利于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经济发展。 20.在本文所呈现的这种访谈形式里,除了记者向受访者提问外,还不时地转换镜头,插入记者的评论和相关报道。这些在访谈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6分) |
答案
18.A 19.C 20.记者相受访者提问的目的是让中国观众了解美方的观点,中间不时地转换镜头,插入记者的评论和相关报道,是让公众了解本国的国情和中方的观点和态度,让观众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利弊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了解。 |
18. A项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给中国企业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是无法避免的。)19. C项不是“消灭”风险,而是“减少”。 20. 镜头转换和插入记者的评论和相关报道是为了全面更表达访谈内容,对观众扩大访谈的透明度。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记者:部长先生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巨大氢气云4000万年后将撞击银河系刘妍在美国德克萨斯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美国天文研究小组负责人、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研究人员费利克-语文
下一篇: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18—20题。在中国美术史上,这是特殊的一页。在近十余年里,从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作品开始,到西方当下的艺术形态,一百余年来甲艺术形式以及乙艺术思-语文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