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功教育的优质品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什么是成功?有人说,成功就是成就一番事业,也有人说,成功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世俗对成功的定义往往注重结果,而在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却有着我们自己独特的“成功观”。凭借对成功的重新解读,我们十七中学以“以人为本,人人成功”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必求人人成人,力求人人成才,追求人人成功”的育人宗旨,构建了以“成人、成才、成功”为主题的“三成”教育模式,脚踏实地地开展成功教育的探索实践。如今,“成功”理念已深深植入十七中师生心中,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共同追求,成为学校的一种内在精神文化。强大的文化力,不仅改变了师生的思想和言行,也悄然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全体十七中人孜孜以求,践行成功教育20载,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育人故事。

    创设成功空间 

    谋求更大发展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创办于1948年,其前身为石家庄市立女子中学,是石家庄市建校较早的三所学校之一。1999年,面对学校新的发展机遇,怀揣着责任与梦想,我走上了学校校长的岗位,连我自己也不曾想到,这一干就是20年。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20年来,我们只专注于一件事:办好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在十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2000年的十七中学,依然守着桥西区华西路30亩的老校区,上任不久我就意识到,学校虽是老牌省重点,但校区太小,没有规模,也没有影响力,死守这个小校区,必然前途堪忧。“学校发展必须抓住机遇!”作为校长,我也多次提出:“一个人,不进则退;一所学校,不发展就会落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基于此,十七中人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启了“谋求发展,追求成功”的新时代。

    2001年,学校斥资4800万元,买断原河北省粮食学校校址,创建南校区,逐步实现初、高中校舍分离;2003年至2005年,投资2800万元,对本校区进行全方位改造,使学校由里到外旧貌换新颜,实现了办学条件的与时俱进;2006年至2007年,投资3000余万元,进行南校区建设,实现教学设备、设施现代化;2008年,明确“稳定初中,发展高中”的战略目标,在南校区建立高中住宿部,扩大高中办学规模;2009年至2013年,投资2600余万元,为两个校区更新设备、美化环境;2014年,再次抓住契机,投资2.8亿元,购买原汇华学院校址,创建新校区,形成了“三区四部”新格局。

    20年间,十七中的在校生从2000多人增加到7000多人,教职员工从14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从一所举步维艰的老校蜕变为强势崛起的区域名校,成为石家庄市基础教育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做大是发展,做强才是更深层次的发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为此,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树品牌,创一流,走内涵发展之路”的目标,继续深入打造“成功教育”品牌,创新成功文化新内涵,引领十七中走上了深层次发展之路。

    搭建展示舞台

    人人享受成功

    作为校长,我是这样认为的:“成功不只是名利上的成功,更是人格上的成功,做人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成功不是专属于几个学生的,每个学生都需要成功,而且都能够成功;成功也不是唯分数而论的,人的成功有多个维度,要敬畏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种独特。”独特而科学的“成功观”是十七中成功教育的基石,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成人、成才、成功”的“三成”教育,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每一个学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校坚持将育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德育系列活动深化“三成”教育。每周一第一节为主题班会课,各班老师通过视频、经典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如今,主题班会已成为学生们很喜欢上的一门课。每周一的校会则是聆听学校大事喜事、分享师生成绩亮点的平台。不论大小活动,获奖者都有上台领奖的机会。对教师来说,或许只是多念一个名字,但对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份独一无二的荣耀,站到台上的那一刻,自信心、荣誉感会油然而生……

    学校以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特色鲜明的年级文化引领孩子从高一的稚嫩,到高二的确定发展方向,再到高三的专注走好自己的路。

    高一的主题是规范。来到新的集体,要让学生懂规矩,养成好习惯,有个学生的样子。学校举行的军训、队列比赛、“常规精细大比拼”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了纪律意识、集体意识。军训中的优秀学员、队列比赛中的优胜班级、常规比拼中的好习惯标兵等,都让学生们体验着规范带来的成功。

    高二的主题是精彩。学校、年级、学科教师们精心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收获自信,绽放精彩。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各学科的活动就陆续登场了,如政治的时政大比拼,历史的趣味知识问答,地理的游记展和小课题研究、语文的课本剧展演、诗词大赛、书写比赛,英语的演讲比赛、百词赛,数理化的竞赛……而轰轰烈烈的年级篮球赛,更是同学们翘首以盼的活动。

    近年来,学校还结合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规划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通过生涯教育和多元活动,学生们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少人从中脱颖而出。张若懿同学在英语口语大赛中获国家金奖,现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刘德龙获美声唱法比赛全国金奖,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是10年来河北省头一个考入军艺的;安泽文、邓璐都因田径特长取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资格,被西安交大、华北电力大学特招录取。还有很多美术、音乐、武术等特长的同学,都在学校搭建的舞台上精彩绽放,最终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职业选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高三的主题是更棒。高三学生虽要安心备考,但十七中高三没有特区,在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对毕业班的行为要求是很严格的。如今的十七中高三,卫生更干净,课堂更高效,自习更投入,跑操更震撼。学校组织更棒班级评选、百日誓师等活动,激发了学生更棒到底的无限激情。

    在十七中,成功教育贯穿了德育、年级文化、特长培养等方方面面,在校园中营造出浓郁的成功文化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十七中学子充满自信、敢于追求的个性气质。

    凝聚成功文化

    塑造精神底色

    成功教育之于教师同样意义非凡。多年来,正是成功文化塑造着十七中教师队伍的精神底色,在教师中凝结成一股积极向上、敬业奉献的正能量。除了“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我们还从工作一线总结了许多“成功之道”,这些“金句良言”从实际工作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因而特别有实效性,成为老师们教育教学的重要信条。

    在教师队伍管理上,“让老教师看好家,让中年教师当好家,靠青年教师发好家”是全校认同的理念,这一理念指导教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属感。在这里,老教师勇于担当,认真敬业,成为新教师的标杆,传承中收获着成功;中年教师率先垂范,敢于亮剑,成为十七中的顶梁柱,改变中收获着尊重;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干劲十足,成为树品牌的骨干,磨砺中收获着成长。

    在团队建设上,我们信奉“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组成完美的团队”,强调精诚合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师傅手把手帮徒弟改进课堂,提升教学方法;开展青年教师评论课,全体备课组成员倾力打造,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年级组,王德芳老师的团队在三届9年间,不断超越自我,以改变突破困境,用顽强书写奇迹;张英老师的团队揣着成功的梦想,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挥洒汗水让学校文化在新校区开花结果……

    在教学上,我们坚信“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注意力就是事实”,教师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一批学科追随者。而从“木桶原理”到“图钉理论”,从“失败是成功之母”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等教学理念的转变,更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走向科学高效。

    如今,成功文化已深深地融入十七中教师的心间,鼓舞着我们的工作热忱,也增强了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杨书萍老师2004年从外校调到十七中,一过来就被委以教高三的重任,至今已带了整整六届高三。她常常觉得学校对自己的厚爱无以回报,唯有将这种爱传递给学生。青年教师张晓茜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二胎才几个月就回到学校上课,并担任重点班班主任。而张素芳老师、安振丽老师等一批老教师即将退休,却依然满工作量,决心奋战到最后离开的那一天……

    十七中的成功文化不仅影响着校内师生,甚至也感染着校外的家长。有位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一般,每次开家长会都很紧张,生怕被老师批评。孩子来到十七中后,她惊讶地发现每个家长开完会都是特别兴奋地出来,原来,这里的老师总是先夸夸学生的优点,再帮助家长找不足,这让家长们信心倍增。3年后,这位家长的孩子高考考了616分,她笑称这是她很满意的一次考试

    在石家庄十七中,成功不同于世俗的标准,而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成功的意义在于进取、突破和发展。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只要遇见更好的自己,那就是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正是十七中倡导的成功之道。今天,成功教育已成为彰显石家庄十七中独特魅力的文化名片和优质品牌,不仅推动着学校走向了全市乃至全省名校行列,也指引更多师生迈向成功的人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