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高标准促“云·慧·智”特色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成都平原中北部的彭州市中心,有一所有百年历史的普通高级中学——四川省彭州市第一中学,它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学生2275人,教职员工237人。

    历代彭州一中人秉承“陶冶德行 至臻方圆”的校训,以“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习为本”为办学理念,把“云·慧·智”作为特色课程,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学校近年来优质、特色、多样化的发展,使办学品质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彭州一中先后荣获了“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校风示范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成都市绿色学校”和“成都市环境友好型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在2015年至2017年成都市25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年度综合评估中获得两次冠军、一次亚军。

    办人民满意特色现代学校

    彭州一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全面发展观,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以构建“环境有品位、校长有思想、教师有素养、办学有水平”的“四有”学校为目标,紧紧依靠全体师生,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管理创新,稳步将学校办成人民满意、政府信赖的品牌特色学校。

    多措施打造更强师资战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首要资源,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为了更好地落实人才强校工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为此,彭州一中采取了四条措施,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三个思路”“六个意识”,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校、科研强校、名师立校、品牌兴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路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名师引路、合作提高”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发展。

    二是通过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确立教师自我发展目标。学校鼓励教师成名成家,支持教师敢冒尖、创名牌打造优质课。同时,学校针对教师年龄、学识、能力的特点,制定分层培训目标,形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培养梯次,明确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的内驱力和学校提供的成长平台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教师快速专业成长。

    三是选定研究课题,推进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发展。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体优势,选定科研课题,开展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同时带领干部、教师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培养教师“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工作意识,促使教师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是铺路搭桥,在实践中锤炼教师。为了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学校将不遗余力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机会,让更多的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在学校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和美好理想。努力实现“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的动态发展目标。

    多资源创建德育体系氛围

    人无德不立,学校时刻谨记立德育人的理念,通过一系列德育措施努力为社会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一是优化德育队伍。组织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教育方法好的德育工作队伍,并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系统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进入新的境界。

    二是加强家校联合。引导教师充分认识新时期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渠道调动和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家长育人的能力,并通过家校互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开展德育科研。开展德育专项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高中学生德育方法,选准切入点,培养学生诚实、谦虚、同情、和睦、互助、友爱、守纪等基本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深化学生群体意识、宽容意识、合作意识等,在活动中感染,在体验中熏陶,让德育工作富有成效。

    四是加强阵地建设。共青团组织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要充分发挥团组织成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领全体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向上。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站等舆论导向作用。

    五是优化德育途径。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多开展走进军营、社区、科技园区等德育实践活动,开辟网上德育论坛,充实图书室、阅览室藏书,开展读书节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形成和谐相处、共同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多角度推进特色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每个学校都会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彭州一中自然也不例外。学校按照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保障,以信息技术网络为平台,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此扩大社会影响力,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

    一是云播课程建设。以“未来课堂”、“云教室”、学科微课等为基础的“云播课程”的实施,使学校的传统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堂更多地引入教学信息资源,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云播课程”彻底突破空间时间限制,使教师学生实时教学互动,破解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易被发现的难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焦点。彭州一中的“云播课程”声名鹊起,省内外兄弟学校纷至沓来,就“云播课程”进行充分交流、提升,彭州一中在云播特色方面昂首前行。

    学校还以“网阅系统”的应用为基础,推进了学校信息化进程。从试卷编制、答题卡设置、试卷扫描、网上阅卷、数据分析、知识点分析等智能化实施,收集学生的考试成绩、试题等信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自动归纳和整理学生考试和作业中的错题,利用专业分析精确定位知识漏洞,辅助教师为学生定制个性化提分方案,有效提升学生成绩。同时,系统还能在线生成数据进行校级分析、学科分析、命题质量分析、教师教学质量分析、知识点分析与能力结构分析等。各类分析报告能清晰地显示出薄弱点,还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结构分析对学生选科和生涯规划提供相应帮助,为高中学生的大学专业志愿提供指导和帮助。利用“云播课程”为基础得到第一手大数据资料,在“云数据”和早期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下,学校尝试构建一种基于“云数据”支撑的分层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更精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的放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二是生慧课程建设。“生慧课程”主要以人文类课程、艺体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为主要支撑。在“生慧课程”中,通过人文类,艺体类和综合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在文学中、艺术中和活动中去感受、体验,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问题解决、实践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意识和能力。“生慧课程”课程建设和实施不仅仅培养了学生人文艺术素养,也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高了对教师业务和人文艺术素养的要求,使教师具有浓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三是培智课程建设。学校以组织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自己认知、自我管理、生涯认知、生涯管理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见识和才干。学校编写了《彭州一中学生手册》《中学生不良违法行为与道德法律规范》《彭州一中安全手册》《篮球场上的精彩游戏》《艺术让我变得更加自信》《绿茵场上的自信》《彭州一中足球校本教材》等校本课程材料。学校每周一、三、五下午第四节课开展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学生根据喜好广泛参与各个社团,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成长,2018年,学校的啦啦操队在全国第七届运动舞蹈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外学校各社团还获得成都市级荣誉3个、彭州市级荣誉14个。

    科研兴校描绘一中未来蓝图

    彭州一中将继续以科研为动力,以科研求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将多种资源整合以形成丰富、开放、优质、多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将是未来彭州一中人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教师树立科研意识,优化教育教学行为,在校本教研中渗透科研元素,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申报、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做到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让教育科研在学校形成浓郁氛围,使教育科研助力学校跨越式发展。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办好彭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彭州一中人肩上的重任,未来,彭州一中人一定努力奋发、顽强拼搏,争取为彭州建造一所能给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优质学校。(朱志军 王丽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