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教比翼齐飞的“东莞职院实践”
41年改革大潮奔涌,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沧桑巨变。这座城市从一个普通的农业县,蝶变为“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世界工厂。近年来,东莞正从世界工厂升级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华丽转身背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作出了应有贡献。
自2009年创办以来,东莞职院创新实践“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一盘棋”地打出扩容、提质、强服务组合拳,与城市发展比翼齐飞、共长共荣。学校坚持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需求同呼吸、共奋进,依托龙头企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正奏响引领发展的磅礴乐章。随着东莞职院办学规模与水平实现“双提升”,现代产业发展技术、人才“双支撑”水平也“水涨船高”。在东莞向技能人才之都、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进军的新征程中,东莞职院正奋力建新功。
给优质高职学位“做加法”
在中国智能制造版图上,东莞松山湖光彩日益耀眼。华为终端总部、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等智能制造领军企业云集于此。
在这片改革创新热土,东莞职院自成立以来,就是敢闯敢试的弄潮儿、人才智慧的重要孵化器。学校正用心谋划、精雕细琢的100亩新校区,更是特区中的特区。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风,东莞职院希望把新校区打造成松山湖先进制造高原上的一座高峰。
东莞职院正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大刀阔斧改革的勇气魄力,为新校区建设聚能赋势。东莞职院党委书记朱益民介绍说,学校充分发挥机制创新优势,引入大湾区乃至国内高水平的教育、智能制造等丰厚资源,高起点地打造共建共享的先进制造产教融合园。北京精雕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已表达出很大的兴趣,期待强强联合,高标准打造8至10个产业学院。
这是东莞职院站在建校10周年的新起点上再出发。10年前,东莞没走从一所中职升格为高职的传统老路,而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恢宏蓝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东莞职院。
东莞职院从0到1,从有到优,创造了规模与质量齐飞的“东职速度”:建校第三年,办成万人大学;建校第四年,获评广东第三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建校第七年,荣升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建校第八年,迈入全省高职院校“领头羊方阵”。
东莞市大手笔投入,在寸土寸金的松山湖划出宝贵土地资源,赋予东莞职院充分办学自主权,这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根基。学校自身也以服务寻支持,以贡献谋发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无缝对接东莞产业发展需求端。
据统计,2018年,东莞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500多万产业大军中,占比只有12%,远低于日本的40%。发展所需、城市所需、时代所需,2018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职业院校“双提升”行动方案(2018—2022年)》应运而生。东莞职院在高职扩招等方面积极进取,2019年,办学规模达1.3万名学生;2022年,达2.05万名学生。
这在全国先行一步。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招100万人。“我们把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据东莞职院校长贺定修介绍,东莞成立东莞职院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职业院校“双提升”项目领导小组,投入近2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学校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学校高标准、高质量、高执行率地推进校内扩建等项目。
为增加优质高职学位,东莞职院除内部挖潜外,还与东莞市建筑科研所、东莞卫校等单位,组建东莞职院建筑学院、卫生健康学院。从今年起,两所学院将连续扩招。
东莞职院一手抓增量,一手抓质量。学校积极在东莞创建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进程中发挥龙头作用,逐步扩大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数与规模等,全力助推东莞构建“中高本硕”职业教育发展立交桥,让更多职校学生有更高的人生起点。
培育托举东莞智造的“莞邑工匠”
在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9个赛项中,东莞职院教师在4个赛项中一马当先。这正是东莞职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厚积薄发。
“师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校外引内培,努力打造一支‘文武双全’的‘工匠之师’。”贺定修介绍说,东莞职院建立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双向互聘、合理流动机制。学校还制定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考核方案,对教师进行精细分类管理,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赛道,适性扬才。
东莞职院建筑学院建筑类总监级别人才课时费为每节1000元。据东莞职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莫强介绍,学校提升兼职教师讲课费,引导更多企业高层次人才站上讲台。东莞职院还用一人一议一合同方式,引进高层次教研人才、企业技术技能大师等“金凤凰”。
目前,东莞职院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达80.41%;建成数个由杰出专家和技能大师领衔的工作室,全职引入两个由长江学者领衔的国家级别创新团队。
近年来,东莞果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为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东莞产业链变革的大动作,得到了东莞职院人才培育链的强力回应。
“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我校让优势专业群的‘鞋’更适合区域支柱、新兴产业群的‘脚’。”朱益民介绍说,东莞职院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园区、镇街特色产业的思路,着力建设10个能推动和引领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一系一镇一品牌”专业结构布局。
“由于很多‘00后’孩子不喜欢工序枯燥、环境脏乱的传统车间,部分高校理工科专业报考热度日渐下滑。”东莞职院教务处处长王志明介绍说,学校关注学生的新需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教学模式,让毕业生运用新技术、新平台,从事技术含量更高的工种。
如今东莞职院机械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训时,坐在空调房中操控智能终端设备,指挥机器人干活。
顺新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天时,趋东莞作为全国机器换人领头羊的地利,东莞职院以生为本,推动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涅槃重生”,努力营造乐教善学的教学生态。广大教师大力推动小组调研等教学改革,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各专业积极构建基于专业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双轨、交叉”创新班组,培育厚基础、能创新、复合型的“莞邑工匠”。
城教融合打造产业转型发展“东职引擎”
51名东莞职院学生从华为技师学徒班一毕业就入职华为,平均月薪万元左右。
“我校牵手华为等领军企业,通过共建华为技师学徒班等形式,着力构建校企双向双主体育人机制,尽力用一流产业环境培养一流人才,为城市产业转型发展装上‘东职引擎’。”朱益民介绍说,东莞职院通过目标倒推,大力促进企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双主体制定人才培养、课程实施等一系列标准,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规范化。企业用工需求精准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要求,“零适应期”的毕业生成为就业市场“香饽饽”。
东莞职院建筑学院将课堂搬到建筑工地上,引导学生实时将课程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近年来,东莞职院与近500家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珠联璧合”,组建了5个职教集团(联盟),建设了虎门服装产业学院等10个特色产业学院,给学生打造工学一体的学习环境。
目前,东莞职院已摸索出9种校企合作模式,覆盖校内所有专业,共培养出23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97%的毕业生留在大湾区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实至名归,东莞职院办学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东莞职院教师朱飞虎牵头的汽车动力电池模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项目,通过省科技成果技术鉴定,并被某电动车企业应用于生产。
“我校引导教师主动为行业企业分忧解难,做务实有用的研究,出货真价实的成果,有实实在在的产业贡献。”贺定修介绍说,东莞职院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情况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鼓励教师服务产业。近年来,学校获得305项专利授权、25项发明专利,制定7项国家行业标准,专利获得数在全国高职高专中排名49位,核心论文发表数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二。
东莞职院还以东莞市“十百千万”技能人才工程为重点,社区培训点布局东莞32镇街,开展“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目前,学校建立了6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及考点、4个技能培训基地,累计为61882人次提供培训,不断为东莞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新时代描绘新蓝图,新作为成就新未来。东莞职院立足新起点,以铸一流师资、建一流专业、育一流人才、产一流成果为牵引力,着力跑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的“加速度”,为东莞建设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添柴加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