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扎根红土地办教兴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庆70周年盛典,师生编导主演的江西彩车“金色赣鄱”展演 校园全景图 青风学堂学子讲演红色故事 一年一度的传统文化艺术节活动

    ——1952年 成立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

    ——1956年 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 创办江西教育学院,是江西省较早创办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首任省长邵式平同志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校名。

    ——1969年 与江西师范学院、江西大学文科合并,先后成为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学院的组成部分。

    ——1979年 恢复江西教育学院。

    ——1981年  全国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会议在学校召开,会上形成了《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由国家于1982年以国发130号文件转发。

    ——2008年 学校购置土地,始建昌北校区,着手改制为普通本科高校工作。

    ——2013年 经国家教育部门、江西省政府部门批准在江西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南昌师范学院。

    在刚刚结束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江西彩车“金色赣鄱”展演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受江西省政府部门邀请、南昌师范学院师生代表江西4600多万赣鄱儿女承担新中国70周年彩车展演,获全国荣誉“华美奖”。此外,在天安门广场千人合唱的21名分指挥中,有一名该校音乐舞蹈学院2017届毕业生。这是南昌师范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根植地方、应用转型结果的生动体现。

    伴随着新中国的前进步伐,沐浴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春风,满载着丰硕的教学成果,南昌师范学院已走过67年的光辉历程。67年的栉风沐雨,学校几更体制、几易校名、几迁校址,在几代人辛勤耕耘下,南昌师院人励精图治,不忘初心,扎根红土地,谱写了华彩篇章。

    春华秋实 栉风沐雨 

    浇灌桃李满天下

    67年的拓荒与耕耘,记载着南师人拓业的艰辛与努力。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从江西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南昌师范专科学校、江西教育学院到南昌师范学院,校址历经南昌—庐山—南昌—井冈山—南昌的迁徙过程,办学性质也先后经历了成人中等师范进修学校—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成人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变化。

    抚今追昔、薪火相传。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矢志不渝,扎根赣鄱红色大地。67年来,虽历经曲折迂回、时代大考,但始终将“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强师能”作为价值追求,坚守教师教育本色、打造教师教育特色,秉承“厚德修身、博学育人”校训,孕育了“红色初心、砥砺创新”的办学精神。学校以师资培训“起家”、以教师教育“兴业”,承担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中小学合格教师的社会责任,肩负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重任,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14万余人,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教师11万余人次,远程培训中小学教师296万余人次,为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学历的达标和教育行政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砥砺奋进 跨越发展

    追求卓越育英才

    67年的积累与成就,凝聚着南师人立业的心血与汗水。

    人心思进,抢抓机遇。2013年是南昌师范学院的开局之年,是学校站在普通本科师范院校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第一年。当年4月24日,国家教育部门函复江西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关于同意在江西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南昌师范学院的函”(教发函〔2013〕47号),同意在江西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南昌师范学院,标志着学校正式成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如今的南昌师范学院,已从67年前在南昌市豫章中学小礼堂办学发展成为一校两区、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从最初培训中等师资的进修学校发展成为教育、理、法、文、工、管理、艺术等多学科协同并进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从只有短期培训的办学模式发展成为涵盖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8652人,教职工695人,涌现出一批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教授、学者。

    近年来,在江西省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与可喜成绩。

    党建思政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增强领导班子履职尽责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立德树人,打造“青蓝讲坛、青风学堂、青影艺堂、青烛讲堂、青雨润堂”的“五青”校园文化品牌,初步构建了大思政格局,形成了“1+5+N”制度成果,凝聚了人才培养合力,得到了江西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通过“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江西故事”等方式的主题活动,以讲好红色故事为重要载体,将红色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让广大师生在接受红色教育中树立“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将灌输转为引导、由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变成多元。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南昌师范学院的师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设在田野里、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在一次次历练、一次次付出中增长才干、收获成长。学校“五青”思政体系之一的青风学堂,自成立至今,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创演专场,面向全省大中小学、革命老区、社区等地宣讲近百场,现场观看的群众达20余万人次,在江西省红色文化传承、各项大型公益巡演和志愿讲解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现有普通本科专业25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教学工程和质量工程项目3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88项,教育部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4个。2013年以来,学生获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与技能竞赛国家级别、省部级奖项1726项,专利13项;获国家级别优秀社会实践服务队3项。学校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铜奖和省级银奖,江西省高校“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比赛教师组一等奖、本科学生组三等奖,全省高校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合唱一等奖、全省2016—201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学校和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应有贡献。

    骆志彬、潘颖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小习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罗小庆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并在参加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刘永红教授带队编导、学校10名学生主演的江西彩车“金色赣鄱”展演,代表江西4600多万人民亮相国庆70周年盛典。

    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升 学校注重以项目研究为平台,以完善科研机制为抓手,形成了培养(培训)与研究有机融合、互为促进的科研创新特色。学校设有生物技术研究所、教育管理研究所、中国书画研究所、书院研究中心、谱牒文化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在遗传学、教育学、谱牒学、书院史、中国画、文艺理论等学科领域拥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傩舞、鄱湖渔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方面也形成了亮点,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方鸡种遗传改良实验室,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中心,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中心和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设立在南昌师范学院。2013年改制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别项目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门人文社科6项。

    教育培训优势日益彰显 依托挂靠学校的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公室,实施教育部门国培示范项目及省培、委培、援培项目,培训学员遍布全国17个省、覆盖江西11个设区市的100个县(市、区);江西2446名省级特级教师、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749人在学校参加过集中培训、占比30.6%,全部参加过远程培训,成为江西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为江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作出重要贡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