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是高等教育给我的最好礼物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疫情肆虐的时期,我一个人在除夕当天回到北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值班,重新开启了青年时代刚留校工作时宿舍、办公室“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工作之余,很多人问我在读什么书。我确实也在读一些书,尤其是和北外发展相关的书。读书让我暂时忘记了新闻中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暂时忘记了案头堆积的疫情防控材料,开始享受阅读的快乐。
我不禁感慨,阅读的习惯是高等教育给我的最好礼物。在担任西南财经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期间,我见到过很多知名企业家、管理者、学者。生活中,我也结识了很多平凡普通的人。我发现,社会个体所处的位置不尽相同,但是思想、情怀是可以平等对话的。广泛深入的阅读给你一个思想平等交流、情怀可以比高的机会,也给你一个脱离身份得到认同的机会,至少可以告别只懂专业、“有知识,没文化”的境地,实现自身更全面的成长,得到更多的幸福。
感谢伟大的时代给予我超乎寻常的可能性。我先后在西南财经大学、西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三所“双一流”高校工作,几乎体验了高校的大多数岗位,管理经验不断增加,工作成绩也有所累积。我也一直在自我追问: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你是否还可以成为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的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人生导师,为他们的人生精彩提供永续的正能量,而不只是处于礼貌地被称为“老师”?
我觉得有几种力量在推动自己成长:一是教学相长,与优秀的人为伴,自己也会优秀,学校一代代的青年才俊和同学们让我保持鲜活的头脑,鞭策和激励我成长。二是“生活所迫”,有一个幽默的说法是“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搞得那么才华横溢呢?”从教师到院长,再到校长,岗位变化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不断应对新挑战。三是保持好奇,自己多年来对不同的学科、新的环境都保有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探究的习惯,能够应对不同的挑战,包括在西藏的生理和心理极限挑战。
校长是学校最综合性的工作岗位,也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处理的问题越来越综合,展示专业技能的机会越来越少,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也不应该通过“教书”,而应更多通过“育人”来实现。技能和知识之外,什么是永远有价值的?我觉得是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人与人的深度交流,这也是我坚持指导研究生的原因之一。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则需要阅读、阅历和基于阅读和阅历基础之上的感悟。阅历和感悟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沉淀,但多数人都无法自由选择人生的时空变量,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我们无法自主安排时间,短时期内无法选择学习的学校和工作的岗位。阅读是最可控和高效的提升方式,即使没有功利的回报,至少也能够作为一种不会厌倦的消遣。这就是高等教育给你最好的礼物。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荐书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 赵复三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该书“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哲学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既是上世纪中西文明对话的缩影,也是新时代“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跨文化之桥。
《乡土中国》费孝通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该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点,尤其是对一些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行了解释,对于今天的城镇化进程、现代化建设依然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迪,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