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峰汇创新助力教育均衡与卓越人才培养
5月28日,第五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开幕。本届创新周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承办。 作为2019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精彩系列活动之一,在本届“创新周”活动的开幕式上,专家围绕“教育均衡发展与卓越人才培养”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持人:薛二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张 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王 素 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 刘 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 薛二勇: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瓶颈是什么?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需要哪些关键因素? 钟秉林: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这既是国计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现阶段中国教育已经全方位实现普及,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缓解。矛盾已经由“上学难”转变成“上好学难”。目前国家碰到的问题是优质资源短缺、好学校太少,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需要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办好一所学校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与老百姓上好学校的迫切期盼形成强烈反差。比如现在的“择校热”“辅导热”等,既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又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虽然政府已经进行了综合治理,但还有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进行课外培训。这是目前实教育现代化强国的一个瓶颈问题。未来需要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优化结构来推进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水平的提高。 薛二勇:目前教育强国战略与其他强国战略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张力:教育强国的概念先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了2017年,教育强国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2+6”项国家层面战略,分别是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以及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健康中国、智慧社会和学习大国,“12+6”强国的长远目标就是在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以及2050年一以贯之、整体推进的国家战略和系统工程。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乃至深度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在各个强国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无论哪一项强国战略,都需要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同时,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也需要其他强国战略加以支撑。今天我们讨论的“互联网+教育”,就是“网络强国+教育强国”的很好契合点,与此相应的项目工程对于实现一系列强国战略是非常有意义的。 薛二勇: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应该有什么样的改变? 王素:我们目前正处在人机共存的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要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国际上提出适应未来社会21世纪技能,要加强知识、能力、品格的培养。我国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所以各国对于培养人的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具体实施手段会有不同的方式。 比如进入到培养能力的时代,如何才能培养能力?对于教育来讲,可能会发生一些结构性变革。由于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整个教育生态产生影响。过去所有的知识学习都是在学校内部,但是技术实现了在线学习,提供免费的网络资源,所以教育的供给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形态和主要任务是不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能是各个国家都在探索的。学科教学的着重点是高阶思维的培养,而以往的“副科”或者“活动”恰恰能够在培养人的合作、创新、探究等能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未来课程结构与跨学科的比例应该有一些调整。由于技术的支持,学习方式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尤其是项目式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核心要素。 薛二勇:从教育创新的角度出发,如何做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教育现代化? 刘坚:教育是把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有了教育强国才能够实现一系列强国战略。教育创新实际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本源进一步思考。同时,教育公平也至关重要。在十多年的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质量课程教材的有效落实和实施,是实现教育公平最便捷、直接、有效的基本渠道。哪怕是最边远的乡村,只要学校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教材认真实施教学,就能保证最基本的教育公平。各级政府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中国的发展才能可持续;要像任正非呼吁的那样,不惜一切代价呼吁最优秀的人投身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国才能更加强大。 薛二勇:从办学体制机制、未来课程建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各位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哪些新的思考? 刘坚:在课程方面,高质量课程教材的有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方案实施的学校,不能称之为合格学校。因为这是每一个在中国土地上读书的孩子能够享受到的最基本保障。所以,关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出台明确的规定,要有更高质量的落实。同时,要让教师成为一个真正令人尊敬的职业,切实提高教师职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师工作,让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王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国家近年来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技术支持的核心在于人,过去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利用远程教学方面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原因在于投下去的资源没有考虑当地的教育水平,同时对当地的师资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培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优质师资的使用已经不能仅限于过去的视频教学,而是可以实现与学生的交互。通过机制上的创新和技术的支持,以及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工程,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 钟秉林: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需要密切跟踪现代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趋势,高度关注它对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要保持敏锐的目光。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探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在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要炒作不要夸大。对于企业来说,则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保证优质的用户体验,打造特色的教育产品,形成用户黏性。无论是转变教育教学、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学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让孩子直接受益。只要教育产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会落到实处。 张力:综观全球范围内的义务教育,本质特征是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新中国的义务教育立法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6年,对于我们这样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坚持走出这一步非常必要,可以说,没有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就不可能有全民族素质的显著提高,现代化建设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要让所有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质所决定的。党的十九大进一步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目前正在深化的办学体制改革,包括推广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都是让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提升乡村及薄弱地区义务教育质量。 在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上,未来还要创新体制机制,所有城乡公办学校教师将通过国标省考县管校用的方式,在县域乃至市域内实现轮岗交流常态化制度化。政府全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公办学校,不再存在历史上留下来的参差不齐状态。 加快教育信息化,能够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分享,弥补师资和硬件方面的不均衡问题。同时,又可以为一些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他们个性化、有特色的学习需求。 薛二勇:如何通过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来加快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张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改革和法治“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共同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35年的预期目标是基本实现,2050年是实现。而现在的“管办评”“放管服”改革,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教育系统,“管办评”就是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依法参与评价,都要到位。“放管服”就是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监管、高效服务,推行权责清单管理制度,为学校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和谐有序的运行环境,释放更可持续的生机活力。
上一篇:十本书开始我们的“跑马”之旅
下一篇:每周推荐教育史的价值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