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文明的韧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那“韧”字为什么就可以解释为“柔软坚实,不易折断”呢?这个秘密隐藏在“韧”的字源中。“韧”是形声字,“韦”是形旁,“刃”是声旁。“韦”是熟牛皮,自然柔软,不易折断;“刃”既表声,又因为是刀具,暗含“结实”之意。于是,“韧”就同时具备了“柔软、坚实、不易断折”这几个要素。

    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千百年后,我们还能从字形中寻到这个字意义的根源。直到今天,当看到少年闰土刺猹这个片段时,虽然“猹”字是鲁迅所造,但我们依然能够依其字形想象出——这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这个字大约读什么音。这种继承,正是汉字韧性的体现。

    当然,汉字也并非一成不变,篆隶楷行草,书体在不断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与书写载体、书写工具、书写速度等方面的需求相适应。汉字本身也经历着由繁到简的演化趋势,而这一趋势同样与历史文化发展相适应。这种变化,也是汉字韧性的一种体现。

    以汉字作为主要载体的中国文学,几千年来在文学样式上也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变化。我们常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学样式,这些文学样式的发展变化,又暗含了破与立的统一。这种在原有文学样式基础上的突破,似断实连,正是文学发展的韧性。

    在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变化过程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许多不变的东西。比如,赋比兴这样的文学表现手法传承下来,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得到了运用和发扬。又比如,押韵这种手法传承下来,这是对汉语韵调特点的发扬。这种对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的继承,也是文学发展中的一种韧性。

    我们的文字有韧性,文学有韧性,文化也有韧性。从“智仁勇”的三达德,到“仁义礼智”的四端,再到“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又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总能或隐或显地从中看到继承与发展的思想脉络。这种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态度,正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韧性的根基之所在。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也并不排斥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正是多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互相交汇的结果。每一种外来文化,都被我们强大的文化母体所吸收、所改造,内化成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吸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种韧性。

    文字、文学乃至文化,都是文明的一部分。“文明的韧性”从语法分析来看,虽然是偏正短语,“韧性”是中心语,“文明”是修饰语,但是修饰语依然非常重要,只有真正的文明才有韧性,而不文明则谈不上韧性。

    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是一个“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过程。不文明的遭到抛弃和淘汰,文明的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这正是中华文明的韧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奥秘。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