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暑期安全隐患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杨保华

    暑假是一个安全事故频发的时段,孩子离开学校后该由谁来守护?特别是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谁来保证他们的安全?

    6月17日,河南信阳潢川县魏岗乡3个孩子溺水死亡;

    6月23日,湖北孝感市肖港镇蒋寨村2个儿童溺水死亡,1人失踪;

    6月23日,湖北当阳6名初中生戏水溺亡……

    事故频发,受害人多为留守儿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几起意外事故中,受害人多为留守儿童。潢川县魏岗乡的3个溺水孩子中,有2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而湖北溺水事件中的3个孩子均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平时跟着老人生活。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近2万名儿童非正常死亡,四五十万名青少年受到各种意外事件的伤害,受害人中以农村留守儿童居多。

    儿童死亡事件并不局限于溺水,类似性侵、烧伤、拐卖、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事件中,留守儿童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记者统计后发现,今年5月以来,经媒体披露的儿童意外事件至少有25起,其中17起的受害人为留守儿童,或者事故发生在农村和城镇郊区。

    在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管不了,留守儿童基本处于安全真空地带,稍有不慎,危险就会意外降临,受伤害几率自然会提高不少。

    被“散养”的农村孩子需加强监护

    某地警方处理的一起13名儿童溺亡事件中,10名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容易忽视孩子的日常监管;另一方面,外来务工家庭可选择的娱乐设施少,而公共设施数量有限,孩子们只好去河道、水库和池塘等区域玩耍。

    在农村,很多地方的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可供娱乐的设施。学生晶晶告诉记者,他暑假能做的除了看电视,就是去河边钓鱼。

    农村地区一般河流、水塘多,夏季水位高涨,一些自然河塘无人养鱼,也无人监管,河岸倾斜度大且较滑,可能不远处就是深水区,孩子们一旦入水,很容易出事。

    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蒋寨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那里河流、水塘众多,男孩子经常偷偷下河洗澡,根本不好管。“尤其是那些外出打工的家长,因为离得远,孩子基本上是‘散养’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周宗奎分析,10来岁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好奇心强,有逆反心理,做事前欠考虑,容易遭遇险情。“他们不管水深不深,不管食物是否有毒,不管遇见的人或动物是否危险,都愿意尝试”,这也是留守儿童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现在都不敢让孩子一个人出去了,我跟他说,一旦让我发现他放学不回家,非打断他的腿。”蒋寨村一位村民只好这样吓唬孩子。

    社会各界共同撑起“保护伞”

    蒋寨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太,生怕自己的孙子出事儿,现在也学着城里人,开始到村口接孩子了。“在校期间,老师还能盯着孩子,可一放假,鞭长莫及啊。”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暑假期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必须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学校、社会合力保障学生安全。

    据介绍,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发放告家长书,请家长看护好孩子,并在放假前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当地家庭有些会把孩子送到游泳馆或者夏令营,培养孩子的求生技能。但是,一些外来务工家长表示,他们每天要忙着赚钱养家,没有时间看管孩子,也没有多余的钱帮孩子报名参加暑期班,只能反复提醒孩子不要去危险地方玩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保卫处副处长吴健认为,向孩子们传授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他举例说,在众多的儿童溺水事件中,很多孩子看到同伴出现险情,会直接跳下去救人,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周宗奎说,虽然我国早在2004年就设定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但与升学无关的安全教育,至今仍仅是教育的点缀。学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己任,家长对孩子吃穿玩用关注有加,安全教育总是有意无意地被漠视。因此,每位家长、每名教师都应该担起安全教育的责任,不能临时抱佛脚、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更不能等到悲剧重复上演时才唏嘘、懊丧、惊醒。

    对于留守儿童,周宗奎表示,政府必须先行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创造一个安全环境,这是摆在面前的现实课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