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出彩”需要公平的社会舞台
在市场经济中,大学生就业率主要取决于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当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市场的常态,这和质量再好的商品也会积压的道理一样。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我们以更理性的认识去坦然面对。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就业局面还是各方主动发挥影响力、实施选择权的结果。这种影响力、选择权既可以产生正面作用,也可以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其中,负面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缺乏必要和有效的调控、引导及管理,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院校、年龄、性别、学历、户籍、地域乃至身体状况等歧视很难彻底根除。
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中的院校歧视,正突出地表现为对非“211”、“985”工程院校毕业生的歧视。即便是一些毕业于重点大学的博士,在求职应聘中也难免遭遇学历“查三代”的尴尬。除了“非名牌不要”,其他一些就业歧视更让人担忧,解决起来也更棘手。比如虽然国家禁止就业体检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但由于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低,就业体检检查乙肝项目行为并未得到遏止。另外,就业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通常更普遍,也更为隐蔽。就业机会“难”与理想持平,求职过程“难”获尊重礼遇,薪资待遇“难”与能力对应,工作地位“难”与男性平等,这四大“难”深深困扰着甫入职场的女大学生们。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不受劳动力市场引导,仍然按照原有机制运行,导致走后门、拉关系等陋习依旧盘踞不去。
从“湘潭神女”到某银行济南校园招聘“面过就行”的名单,当寒门子弟在就业市场满怀期待全力以赴时,“拼爹”者早已暗度陈仓胜券在握。更值得忧心的是,公众所知的一些就业不公平事件,通常只是靠“意外失手”泄露天机引发媒体关注才得以曝光。那么,在那些聚光灯照不到的角落,又该靠什么来保证公平这一最基本的底线呢?
上述两大因素的叠加,无疑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起到了加剧作用。具体实践中的困惑也由此而来:既然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用人单位为什么不能依据自己的“理念”和“需求”选择人才?在一个不少人靠“拼爹”实现就业的时代,如果不想成为“拼爹”的受益者,是不是就不得不当“拼爹”的受害者……
大学生就业的“中国式困惑”,固然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救济渠道不通畅等因素影响,固然还可归咎于用人单位目光短浅、选人机制简单粗暴等原因,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深刻的社会意识提供舞台,大学生的就业困惑与焦虑不至若此。
正因为情况如此复杂,大学生就业难单靠教育系统远远无法承担,它也不仅仅是政府哪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解决这一难题,不能仅依靠立法途径、政府政策去转变,还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必须多方参与、多方配合,共同对就业市场革故除弊。
当前,联手助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刻不容缓的责任。政府有义务加大对中小企业——这一大学生未来就业主渠道的帮扶力度,而企业则既要立足自身需求,又要履行社会责任,在国家大局、社会稳定、发展和谐的层面上,主动承接大学生就业的使命。
与此同时,社会群体也要加大协同配合的力度,倡导择业时不过分追求高职高薪的社会氛围。其中,媒体要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媒体也许无法直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可以从引导就业心理、解读就业政策、批驳错误论调等方面入手,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可以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本与公信力,联合诸多部门共同打造大学生就业通道,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能让寒门子弟处处碰壁,不能让勤奋上进的年轻人寸步难行。只有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建立理性、科学的选人机制,才能真正缓解大学生就业之困,让他们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