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作弊击中教育生态软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涛

    据报道,正值大三学生暑期实习之际,淘宝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商品”。用户只要支付一定费用,卖家就可以提供“实习证明盖章”、“代写实习报告”等应用服务。同时,为避免学校电话抽查时穿帮,不少卖家还推出了“电话包接听”售后服务,他们会在电话中对学生给出好评。

    敏锐而发达的“市场嗅觉”背后,多少让人心生寒意。不得不承认,潜藏在道德禁区的各种变着法子的“创意”,本质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作弊行为。之所以会出现“代理实习”这样的怪现象,是因为存在一个庞大而顽固的“需求”市场。这种“需求”简化了实习的基本要义,抛弃了规则和理性,直接危及到教育生态的整体结构。其实,实习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社会化教育过程的重要关口,也是“大学生”向“职场人”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机。如果实习环节出了问题,通往工作岗位的链条就会出现断点,其结果势必隔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对话机制,最终影响到国家人才工程建设的生态格局。

    目前流行一个说法,中国学生的实习更像是“打酱油”。除了考研、考公务员等因素,学生逃避实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实习本身失去信心。目前,大学在职业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的实习方式上不加区别,实习成为一种“硬性要求”。同时,由于学校对实习过程缺少监督和管理,且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再加上学生对实习的功能和意义认识不足,实习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任务”。正因为如此,学生不以为然,应付了事;学校草草验收,不问质量。实习环节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反馈于教育教学环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由于实习资源分配不均,社会消化能力有限,企业公益精神缺失,“实习难”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顽疾。许多用人单位并没有将实习生推向工作的最前线,而是安排一些端茶倒水的琐碎工作,学生难以得到真正的锻炼机会,这使得实习质量严重缩水。

    “实习难”同时也给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本质上指向了人才培养的理念升级问题。实习单位之所以对实习生挑三拣四、颇有微词,这与实习生自身的素质也有关系,或者说学校并没有培养出符合社会“口味”的创新性人才。企业骨子里流淌的是一种原始的商业欲望,希望实习生能够在利益生产链条上“扛活”。然而,在以书面考试为基本评价方式的培养体系中,实践考核被逼向了高等教育的死角,这使得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管道衔接不畅。拿着僵化的书本知识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动态和业界前沿,势必面临许多尴尬。因此,如何弥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深层矛盾?如何将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出能够与社会深度对接的“职场人”?这为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个至关重要的教学改革命题。

    实习是教育生态建设的一部分,推动大学生实习制度的有效落实,离不开社会、学校、企业等方面的合力作用,而政府的主导力量更是不容小觑。在国外,为了鼓励企业接纳更多的实习生,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落实上发挥着强大的主导角色,比如通过各种形式搭建企业单位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对话平台,鼓励社会力量成立公益性的实习中介机构,为实习接受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可见,完善并落实中国的大学生实习制度,这不仅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同样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