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猪肉佬”何以备受关注
■刘尧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北大第二位猪肉哥多地开百家分店海归争相加入”的报道,并配发了北大第一位“猪肉哥”陆步轩现场指点选手分割猪肉的照片。媒体报道的“北大猪肉佬”陈生现在已经把小小猪肉摊做成了大公司,在广东开了500多家档口,在上海的连锁店扩展到了72家,并打算继续北上京城。“北大猪肉佬”的金字招牌一呼百应,越来越多大学生甚至“海归”争相来做“猪肉佬”。与对“清华城管”“编制崇拜”的批评不同,舆论普遍认为,“北大猪肉佬”愿意放下身段、从普通职业做起的创业精神,给“最难就业季”的大学毕业生树立了榜样。
当“北大”与“猪肉佬”这看似互不关联的事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时,它们自然就成为媒体热炒的“新闻”并激起受众的活跃思维与多样解读。浏览过媒体报道与社会舆论后,笔者感觉各有道理,但也都过于表面化,没有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事实上,其他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做“猪肉佬”,就没有也不会如此受到持续关注,这是为什么?因为顺理成章,不足为奇。而北大就不同,不是说北大有特殊的身份或者高人一等,而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作为国家给予巨大投资、民众给予巨大期待、并吸收了国内最好生源与师资的国内顶尖大学,北大具有与其他高校不同的生态位。从生态学来看,生态位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如果某一种群的生态位一旦确定,其只能生活在确定环境条件的范围内,也只能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能在适宜时间里在这一环境中出现。
高等教育也是一个生态系统,高校要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相称的位置,发挥一定的功能,即占有适宜的生态位。显然,处于北大生态位的大学,不会以培养“猪肉佬”为目标。北大培养政治精英、学术精英、经济精英等人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新闻,而培养出“猪肉佬”就如同清华培养“城管”一样意外而成为热点新闻。这也是陆步轩“羞耻感”的来源,也是北大未名论坛上,“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没能挣大钱,当大官”帖子的作者“愧疚”的根源。这不是不平等的职业观问题,更不是功利的问题,而是高校生态位的问题。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争夺生态位。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自然物种不能创造自身需要的生存空间,而高校可以创造其生存所需的空间,其生态位竞争表现为对现有生态空间生态位的选择与创新。高校在其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通过长期的生态位选择与创新,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各得其所、互不相扰的生态平衡。显然,“北大猪肉佬”给人以生态平衡被破坏的错觉。表面上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的生态位紊乱。实质上看,“北大猪肉佬”毕竟是意外个例,也不是处于北大生态位的高校追求的目标。
尽管从生态位来看,北大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与责任担当。但是,在社会进入到人人可以自由享受教育和选择职业的时代,尊重个人的职业选择权就是社会进步的方向。而从容而自豪地做一个平凡的人,是绝大多数人的生命状态,也是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所以,媒体与社会舆论对北大应该有包容的情怀,像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所言,北大学生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都是北大的骄傲。让“北大”标签给“北大猪肉佬”们带来光环的同时,也送给他们从事普通职业的轻松与自在,不再背负“羞耻感”去沉重地生活。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