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该怎样开展混龄教育
快乐的混龄儿童工作室
■沈清
一提到儿童工作室,我园每个孩子的眼睛里就会立刻散发出闪亮的光芒。如果问一问“你最喜欢哪个工作室”,每个孩子都会如数家珍地报出一串工作室的名称。什么是儿童工作室呢?儿童工作室是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设立的孩子专用活动空间。儿童工作室又分成全园儿童工作室和班级儿童工作室。两者设立的侧重点不同,全园儿童工作室是为满足全园幼儿全面、均衡发展而设立的混龄工作室;班级儿童工作室则是为满足同一班级幼儿即时的需要与兴趣而设立的。
目前,全园混龄儿童工作室共有12个,每个工作室指向孩子不同的发展目标,在保证满足孩子兴趣的同时兼顾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每个工作室,都有固定的教师负责指导、提供材料并每月进行调整。一到开放时间,全园大中小班的孩子们就自由选择进入自己喜欢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里都有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大大满足了孩子之间异龄交往的需要。
接下来,请你跟随我们的孩子一起进入混龄的全园儿童工作室吧——
走进工作室,一股股香味便会扑鼻而来,顺着这股香气走去,就来到了“美味下饭”工作室,这时你会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大班的丁丁将一袋爆米花放进了微波炉里,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微波炉的设定,几个小班的孩子在一旁用热切的目光牢牢地盯着微波炉,不一会微波炉里响起了“砰砰砰”的响声。“我已经闻到香味啦!爆米花快好了吗?”小班的豆豆迫不及待地问丁丁,丁丁则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不慌不忙地说:“还没呢!时间还没到,等微波炉响起了‘嘀’的声音就好了!”听了大班哥哥的话,小班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地听着爆米花“砰砰砰”的弹跳声,等待‘嘀’声响起。
终于,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香喷喷的爆米花出炉了!这下,丁丁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忙开了,他们一起把爆米花分别装入几个杯子中。“装杯的时候爆米花不能装太多,不然送出去时会掉下来的。”丁丁细心地指点着弟弟妹妹们。这时,门口的“小外卖员”们已经准备就绪了,他们是来自大班的笑笑和中班的果果,这次由他们负责把爆米花送到各个工作室,让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品尝这些刚做出来的爆米花。“我们装好了,你们可以去送了!”丁丁把两杯爆米花递给笑笑,豆豆也把自己装好的一杯爆米花递给了果果……
笑笑先把爆米花送到了“小小天一阁”,进去时铭铭正在给瑶瑶讲故事。铭铭是大班的孩子,平时最爱看书,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很有一套,所以小班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和铭铭一起看书,听他讲故事。这次铭铭讲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瑶瑶津津有味地听着,还时不时地乐得咯咯笑。
果果在笑笑的带领下把爆米花送到了“小小童第周”工作室,这是让孩子们探索自然和世界的科学工作室。果果进去的时候,孩子们正在安静地做着科学小实验,聪聪熟练地点燃酒精灯,架起石棉网,放上量杯,他一边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着量杯里的液体,一边提醒着身边的小浩浩仔细观察。只见液体逐渐变少,量杯底部挂起了盐花,小浩浩激动地拍手,聪聪的脸上挂满了骄傲。
此时,旁边的“梁祝艺术角”不时地传出欢笑声和掌声,原来一场精彩的皮影戏《小鲤鱼历险记》正在此上演,孩子们分工明确,小鲤鱼、赖皮蛇、阿酷、美美,个个活灵活现,他们都是中大班的孩子;小班的娃娃虽没有台词,但握着皮影水草轻轻抖动,把海底世界营造得十分生动,这可是他们合作排练了很久的节目。台上演得热火朝天,台下的小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连果果和笑笑都忍不住驻足欣赏。
这样充满着欢笑、友爱、互助的故事,每天都在工作室上演着!(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幼儿园园长)
案例
混龄的游戏收获大
■朱丽华
为了促进不同年龄的孩子共同成长,我园尝试将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混合编班,开展混龄互动活动。在混龄活动中,大带小,小促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共赢效果。
“休息5分钟再玩”
事件:4岁的豆豆、6岁的妞妞等几位小朋友在寝室内的建筑区玩游戏,共同建构“我们的小区”。当教师走近寝室时,发现豆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就奇怪地问:“豆豆,你怎么不玩了?”“妞妞让我休息5分钟。”“为什么?”豆豆说:“玩游戏前大家定了一个规矩,玩游戏时大声讲话、影响他人、一下子拿许多积木在手上的人,都要休息5分钟,等表现好了再玩。刚才我大声讲话了,所以妞妞让我休息5分钟。”“噢!”教师轻轻拍了拍豆豆的头,走了。过了一会儿,妞妞走过来对豆豆说:“你去玩吧,不要再影响他人了。”豆豆便开心地走了过去,和同伴共同玩游戏。
分析:由于规则是大家在游戏中共同商定的,因此大家都能认可。在混龄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自己商量制定规则。但由于混龄班孩子的年龄及个体性格的差异,有的孩子偶尔也会违反。比如,豆豆就违反了“不能大声讲话”的规则,所以妞妞就用规则来约束他的行为,而豆豆则自愿接受规则的约束。在豆豆休息了5分钟后,妞妞就恢复了他的游戏权利,这表明他们能完整地理解规则并能认真执行。
有了矛盾找“裁判”
事件:早晨8:00左右,在混龄班,3岁的小宇和4岁的烨烨一起玩木工玩具,4岁的涵涵玩积木,6岁的星星在练琴。游戏中,小宇和烨烨突然争夺一个小锤子,两人互不相让,小宇委屈地找到涵涵。涵涵问:“怎么啦?”小宇说:“他不给我锤子。”烨烨插话说:“他也不给我玩。”涵涵听了“哦”了一声就走开了。两人见涵涵不理他们,就又去找人评理,正好看到星星,又将这件事告诉了星星。星星说:“小朋友之间要相互谦让,你们两人可以一起玩,也可以先给一个人玩,然后再交换。”后来,他俩接受了星星的建议,手拉手走了。
分析:受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制约,孩子们对玩具的独占欲很强,难免会引起矛盾,但靠自身的力量又无法解决。在有了矛盾时,教师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请其他小朋友做裁判。小班的小朋友受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只能倾听却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又找到了大班的星星,星星此时充当的是调解员的角色。在充分了解矛盾的基础上,借助于自身的经验储备以及对交住策略、方法的理解运用,星星对小弟弟提出了合理建议,并关注小弟弟之间矛盾的解决状况。很明显,星星的建议得到了认同,小弟弟是信任小姐姐的,并按建议去做了,这就减少了孩子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
“我们猜拳决胜负”
事件:音乐游戏“蝴蝶找花”中,教师要求6位幼儿一组来合作表演。其中一位幼儿扮演花仙子,其他5位扮演蝴蝶。小宝(6岁)、乐乐(6岁)、乃夫(6岁)、琪琪(4岁)、浩浩(4岁)和源源(3岁)组合成一组,他们每个人都想做花仙子。怎么办?小宝提议:“我们猜拳决胜负。”最后,小班的源源胜出做了花仙子。随后的各组交流中,教师问:“你们的花仙子是用什么办法获得的?”孩子们说:“我们猜拳的。”教师问:“你们怎么会想出这个与众不同的方法的?”乃夫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想当花仙子,小宝想出了这个办法。”教师对孩子们的做法表示赞赏。
分析:大班幼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组里的中小班幼儿被动接受了此公平建议。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小班幼儿学会了“石头、剪子、布”的玩法且胜出,对他来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花仙子”角色,让其有了极其愉快的情感体验,相信下次遇到同样类似的情境,这次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一定会帮助他们解决类似的问题。而教师的适时赞赏,也会强化并鼓励孩子的互动协商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作者系江苏省扬中市文化新村幼儿园园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