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怎样的成长生态 □ 本报记者 张志博
2011年,伴随新课改步入第二个10年,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节点上。课堂生态和区域教育生态的重建,成为这个教育变革时代的两大主题。一所学校,抑或一个区域,能否培养出一支具有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能够适应新课改的“新教师”队伍,将决定这场教育变革能否挺向深入并取得成功。
新课改呼唤一个“新教师”群体性的成长。我们需要追问学校,需要追问校长,更要追问每一个区域的教育主政者,是否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应有的环境与条件?所出台的各项举措是否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师发展观?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同样不是为了应试或功利,甚至捞取政绩的工具。把教师定位于发展者,真正做到以师为本,为教师的成长创设人本生态,是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和职责所在。濮阳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以人本主义的教师发展观,引领教师寻找科学的角色定位,同时为“新教师”的群体性成长提供了途径与方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大型集体活动如何保证幼儿安全
下一篇:课堂拾“零”(二) □ 于春祥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