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马路的教师 □ 郑 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扬州的一所知名学校M小学,与其他名校一样,面临着扩张带来的问题,诸如管理问题,优质资源稀释问题,质量下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M小学的管理者,也传递给了教师们,所以,当我驱车赶到该校会议室时,看到大家的眼神里只有两个词:茫然和压力。

  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化问题,把名校规模扩大是很多地区采取的方法。于是,M小学的教学点从一个变成两个,现在变成了5个。大量的教师被引入,他们来不及适应这所学校的一切,便匆匆进入了课堂。

  对于靠扩大名校规模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做法,我并不认同。

  是的,一举消灭薄弱学校,把那些不受老百姓青睐的学校从地图上轻轻抹掉,实在是省钱省力的做法。就如同凭白创造出几所名校人为造成教育均衡一样,创造不平衡也非难事,要知道,教育不均衡本身就是集中力量打造若干“名片”学校造成的,生源倾斜、资金倾斜、资源倾斜、政策倾斜、师资倾斜,我国中小学校中的名校很多是政策倾斜的产物,现如今,消灭这种不平衡也只需几项政策即可。可是,扩大名校规模,让教育一下子均衡起来,是不可能不付出代价的,作为名校之一的M小学就是牺牲品之一。

  据我所知,M小学是不愿意扩张的。对于企业来说,扩张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很多企业甚至将扩张作为发展的目标和理想。可学校却未必,在取消“乱收费”之后,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扩张不能带来任何收益,多收了学生并不意味着可以增加收入,那些名校在完成招生任务之后,额外招收的只能是迫不得已接收的学生,这些学生靠“条子”进入学校,在校长收到一张张条子的时候,同时收到的是无穷无尽的烦恼。比如,教室太拥挤,师资不够,得罪领导,等等。

  眼下,M小学最大的烦恼就是校舍不够用。怎么办?借场地。这其实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各个办学点内部管理能够再改善些,这些问题倒是可以解决的。可是,如果借来的场地达不到小学教学标准,那就不是管理可以解决的了。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M小学的领导们一声令下,下面的学校只能想办法创造条件解决问题。

  在M小学的一个办学点,校门口存在安全隐患,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一早和一晚在马路上“站岗放哨”,为确保学生安全,他们要日复一日地护送学生,直到从这个临时教学点撤出的那一天,可是那一天是哪一天呢?

  开学才没几天,这个办学点的老师们已经很疲倦了,他们不仅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站在校门口透支体力。很多家长夸他们师德高尚,在不增加一分钱收入的情况下,承担这些额外的却并不是他们专长的工作,防止可能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每天这么战战兢兢,辛辛苦苦,真是了不起!

  昆明一位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因为校舍加固工程,一年中,学生每天都在校门口集合,然后分坐几十辆公车去教学点,上完课后再由公车拉回学校,教师则成了公车上的服务员,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可是,当教育局领导找校长谈话,批评他们学习成绩下滑,校长却一肚子的辛酸委屈,教师们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确保了一年内没有发生任何伤害事故,现在没有受到表扬反而遭受批评,这个做校长的怎么跟教师们交代呢?

  今年7月初,一位民办学校校长给我发了份邮件,说他被免职了,我很震惊,那是投资了几个亿开办才一年的学校。我年初去他们学校考察调研,发现哪里是所学校,简直是个工地,学校根本就没有建完,教师和学生在工地的噪音里学习,晚上睡在被工地包围着的宿舍里。老师们含着泪跟我说:“我们家离这里很远,收入那么低,还每天都提心吊胆着怕出事,真不想干了!”现在,那名校长被解职了,我不知道那里发生过什么,只知道这些教师和孩子们成为了最后的牺牲品。

  于是,我对站马路的、护卫公车的、管理工地的教师充满敬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