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变得生动起来 ——记重庆市九龙坡区课堂教学改革 □ 本报记者 翟晋玉 □ 王 娜 综合报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九龙坡区是重庆市统筹城乡先行示范区,是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近年来,全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全面开展“以生为本、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从“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重大转变。

  课改首先改变教师

  教师是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没有教师参与和支持的课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十年,但和其他地区的教师一样,在前几年,九龙坡区大多数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很多教师仍然把教学质量理解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师自身表达能力的展示,没有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认识与关注,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所以,教师的观念始终存在转变太慢,学生学习被动与负担过重等诸多问题,导致区域教育质量仍然不高。

  为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九龙坡区教委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区教师进修学院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训到校、考察学习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同时,区教委要求学校落实“三课”评议。各校围绕以生为本、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等“三课”达标活动,引导教师开展建构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区校长、书记通过了“评课”实践考核,副校级干部和所有学科教师均参加了说课、上课和评课的考核。“三课”研究活动成为九龙坡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促进了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另外,区教委还坚持开展“教育名著伴我行”读书活动,评选了100名读书活动先进个人,20所读书活动先进学校,《陶行知教育名著》、《教育走向生本》等书成为全区干部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

  这些培训和引领让教师慢慢产生了转变。教师开始走下讲台,从控制学生转变到依靠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

  “以生为本,减负提质”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和主体,是教育质量的终极体现。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其身体素质、心智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九龙坡区教委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变化。

  经过长期的深入讨论和思考,全区教育干部和教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逐渐达成了共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科学育人,核心是以生为本,根本方法是减负提质,而关键则是改革课堂教学。

  九龙坡区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变教师“好教、低效的课堂”为学生“乐学、高效的课堂”。为此,九龙坡区的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主题。

  面对近年来快速变化和发展的教育改革,2008年下学期,九龙坡区的部分学校在借鉴先进地区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全国先行开展的生本教育实践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基础上,率先进入了“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实验二小、铁马小学、巴福中学、金凤中学等中小学,邀请郭思乐、陈大伟等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校长们也深入课堂现场,开展听评课,并进行体现“学生为主导、学习为主线、潜能开发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实验二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组织了3次以上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现场展示与培训交流活动,成为全国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学校,校长戚凤琴与课改实验教师一时间成为全区干部教师关注的对象,成为其他学校讲学示范的课改先行者。

  2009年初,九龙坡区教委注意到,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给实验学校带来了学生学习的变化,及时总结提炼出“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改革主题,并积极组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和教育名著学习论坛。一方面是走出去,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江苏洋思中学等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制定印发关于开展“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意见,要求高中学校以外的所有学校,都要针对新课程、新教学、新的学生学习方式,努力在课堂教学上转变以教师“教”为主线的设计思路,体现“先学后教、学案导学,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等以学生学习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活动。

  二是请进来,具体培训提高干部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能力,具体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教材、校本改革的多个方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同课异构、同课同上、同课议课、片区研讨、区域展示等多个层面多条研究途径的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一时间,巴福中学、金风中学、天宝实验学校等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多样化实践蓬勃开展,如火如荼。九龙坡区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成为全国许多新闻媒体报道与采访的对象。

  2010年,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成功申报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科研课题——“区域推进‘以生为本,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该课题提出,用3-5年时间,营建“生命化、智慧型、有效性”的课堂文化;开发学生潜能,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师“好教、低效的课堂”为学生“乐学、高效的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需要为本、以学生个体差异为本,促进学生“三学”(好学、会学、学会)和教师“三教”(乐教、会教、教会),最终实现学生“阅读、思考、实践、交流、表达”五种学习力的提升,形成具有本区课堂教学改革特色研究成果,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生动教育”课堂

  当前,面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九龙坡区教委力求构建“生动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体系。它的核心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的内容生动为主导的课堂,是建立在培养教育生动的人,体现学校整体育人的大课堂。

  人的发展首先是主动发展。现代生命科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主动发展,是人的一种内在生命活动需要,人的主动发展,更是人的心理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必然过程。生动课堂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发展。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活动是人成长与发展的一种关键因素,在活动中,人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才是最为现实与生动的。活动是心理认知产生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人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而人的自我意识对于人的个性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调控作用。生动课堂就是建立在活动、意识、个性理论基础上,是在人的主动发展教育思想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九龙坡区的生动课堂就是一种活动课堂。活动课堂是一种基于学生活动性学习的课堂,就是在创新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和有效学习理念下,实施的以体现学生“三学”和教师“三教”结合的,学生生动、快乐、素质发生积极改变的课堂。

  生动课堂具体结构可分为五个环节:导、学、研、动、评。“导”指启导、引导、诱导,“学”指个体或小组阅读、个体或小组自练,“研”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动”指实践、思考、深练,“评”指评议、评价、反思、建议。

  这种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则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原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的原则。生动课堂的教学管理总体上是自主的管理,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开展各类科技教育活动、文学欣赏活动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活动的管理。

  当前,九龙坡区各中小学高度重视“以生为本,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生动课堂构建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结构:石坪桥小学的成长课堂、西彭一小的快乐课堂、建设二小的体验课堂、铝城小学的生活课堂、铜罐小学的自主课堂等。

  正是基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九龙坡区的课堂改革才得到了全国各地的重视,来自全国各地的区县、学校纷纷来到九龙坡参观、学习和交流,九龙坡成为全国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走在前列的区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