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专访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 □ 本报记者 雷振海 □ 郭 瑞 房 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重庆,因为城乡二元的特殊结构,成为拥有相当数量农村人口的大城市。一座一流的直辖市,需要一流的教育来支撑,重庆教育和它的经济一样,走的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之路。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常说,“抓好素质教育,为老百姓负责,不能搞精英教育”。如今,他的“面向每个孩子办教育”的理念,深深地体现在重庆“民生教育”的每个角落。

  中国教师报:教育是一项民生事业,民生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表现为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现在“入园难”在很多地区成了老大难,重庆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周旭: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满足“能上学”的要求,还要满足“上好学”的要求。解决“入园难”首先就要着力构建普惠性公益性学前教育体系。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扩建一批城乡幼儿园,依托小学附设一批幼儿园(班),适当新建一批城乡幼儿园。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建设好城乡幼儿园。各区县按照“城区以民办为主,农村以公办为主、适度新建”的思路,加快建设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城镇社区幼儿园。

  我们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建立完善民办幼儿园审批登记“绿色通道”,对新申办的符合事业规划、达到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及时按照规定登记注册并颁发办园许可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教师培训、表彰奖励、监督管理等工作,将民办幼儿教师纳入全市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建立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奖补机制。我们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对改扩建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校附设幼儿园、新建中心幼儿园和较大规模的村幼儿园给予奖补,重点向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区县倾斜。积极探索建立普惠性社会办园奖补机制,对达到办园基本标准、面向大众、收费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或接受当地政府指导价的普惠性社会办园,区县给予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专项补助,市级给予适当奖励。

  此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6所高师院校、30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扶持力度,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逐步配齐配足幼儿园教师和保教人员。建立4个市级、40个区县级幼儿教师培训基地,3年内对全市3万名幼儿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确保每人完成不少于216学时的培训。(下转4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