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雷夫那样做老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赵继红:面对这个信息多元、价值多元的社会,选择非常重要。但是学会选择的这种教育,我们做得非常欠缺。其实在选择读书还是选择看电视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并教给他一些方法,那我们的学生也会变得智慧。所以,我把从雷夫老师那边学到的这套方法用在了我儿子身上。平常,他要写完作业才能玩游戏,但是昨天晚上他到家时,作业已经写完了。他说:“妈妈,我要玩会游戏。”我说:“今天作业完成得很早,你可以选择玩游戏,但是老师也布置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你可以读,你还有很多的古诗要背,还有英语的阅读你也可以做。那么你到底做什么,你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安排。”于是他给自己做了安排,玩多久游戏,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背单词……儿子学会了选择,就不用我们每天横眉冷对地去告诉他,你该怎样,不该怎么样。其实我觉得教育也应该像自助餐,要给孩子提供多种情境,让学生选择适合他自己的。

  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

  王笃年:用心做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书中有几个词值得我们思考:一个就是尊重。这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就谈不上是教育,这包括尊重孩子一些道德上的弱点,客观来讲就是人本性的一些凸显,包括一些自私行为。你首先要去理解,并不是鼓励孩子那么去做,因为它确实是个缺点,但这不意味着这个学生就一无是处了。

  第二个词是信任。我觉得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虽然,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是在孩子的个人总结中,你会发现,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只是那些缺点没有克服得很好。而且很多孩子是真心想把缺点改正的,甚至有的孩子会要求老师出绝招,来帮他克服缺点。所以教师一定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积极向上的。

  第三个词是积极。我觉得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孩子的人生态度,积极地看待社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当面对一些不太好的社会现象时,你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要告诉孩子,要用我们的存在,要用我们的努力,去改变社会。

  耐心、爱心、细心缺一不可

  王宇航: “如果你想要在庸庸碌碌的世界养育卓越非凡的孩子,就要有耐心,永远以身作则,身先士卒。那样,优秀的品质才能在他们的性格与灵魂中扎根”。虽然雷夫老师站在教育终点来引导学生,但他却是以耐心作为教育的起点!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之中,他们面对的诱惑太多了,他们面对的选择也太多了。我们需要用耐心来浇筑孩子的成长。给孩子们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一定能带给我们惊喜和惊奇!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学生暂时学业成绩的落后,就忽视了他全方面的发展;我们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优秀而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学生其他方面也优秀。

  雷夫老师的耐心绝不是那种“妇人之仁”式的耐心,而是充满了教育智慧的耐心,他总是能抓住合适的教育机会。他的教育智慧不是长篇大论式的主题演讲,而是来自于对教育问题枝枝蔓蔓的深入思考。在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之中,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灵;在喧嚣和浮躁的社会环境之下,他坚守自己认可的真善美并影响孩子们;在快餐式社会之中,他立足从教育细节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如孩子们要尊重时间、避开电视、懂得谦逊等。

  以耐心为教育的起点,以智慧为教育的途径,必能实现教师职业境界的升华!

  房伟:为什么有时候会对孩子失去耐心?我想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爱心。一个果农也好,一个园丁也好,他能够这么耐心地给自己的果树,给自己的植物除草浇灌,施肥灭虫,不仅仅是因为他耐心,还因为他期待着花开,期待着结果。教师其实也是这样,要给每个孩子开花的机会,给每个孩子结果的机会,你就要有足够的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耐心。

  魏玉华:在教育中,耐心、爱心、细心缺一不可。培养孩子学会尊重、感恩,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只不过我们欠缺像雷夫老师那样的方式方法。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了孩子的一个眼神,忽视了孩子许多细微的变化。谈话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教育在于实践中与孩子在一起多观察,在细节中把握教育契机。如守时、迟到的问题如何教育。有时候当时的场景已经起到教育的作用,那么任何一句话就都是多余的。世界变化快,知识更新快,但是尊重、守时这些优秀的品质永远不会过时。

  雷夫是怎样的教师

  王丽:在我看来可用3个词概括:一是信念。用优秀的道德品质引领孩子;二是坚守。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很大,雷夫老师仍然能用老师的作用去引领学生。这是一场很智慧的斗争,他对事件的处理常常采用聊天的方式,很自然地深入人心,彰显了教育无痕的境界;三是勇气。雷夫的教室因为允许孩子很晚回家,多次受到学校警告,它使我意识到,作为教师要有智慧更要有勇气,每一件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去做好。

  崔丽娜:雷夫说“优秀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自己的工作,还是鼓励孩子学习,我们可能更侧重“你要更优秀”。如果孩子或老师能把“优秀”当作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工作,还是孩子自我的向上追求,都会成为一种很常态很快乐的事情,而不是机械地说“我要超过这个人”、“我就要怎么样”,那会让人觉得我是为别人做的,需要别人鞭策,会觉得很痛苦。所以,只有当生活是为了寻求一种优秀的生活方式时,这样的人生才会很幸福。

  赵继红:我们表彰的一些教师典型,经常是工作在条件特别艰苦的地方的教师,他们特别劳累,舍家舍业,孩子病了也不管,家里有亲人去世了也不能回去。由而,中国教育家的形象都是很悲情的。但雷夫老师与他们截然相反,他是快乐的,他是幸福的,他是享受这个教育过程的。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人生。不然当教育者就没有乐趣了,那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幸福又来自于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教育应该给人以幸福,所以我们应该像雷夫那样做老师。

  (本期沙龙图书由中国城市出版社赞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