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工程 □ 李维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民办高校作为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形成一支强劲增长的高等教育力量,其中不乏一批高水平的民办高校。今年5所民办院校已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民办高校中将涌现出一批“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引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民办教育兴则教育兴,民办教育强则教育强,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是民办教育强的主要标志之一。

  什么是高水平的民办高校

  这里有3个关键点:普通高校、民办、高水平。作为普通高校,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应该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等方面不断提高并优化。作为民办院校,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关规定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完善办学条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法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力求做实,做强。作为高水平民办高校,自然应在以上各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办出特色。我们寄希望于民办高校加快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步伐,起到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不仅为民办高校自身发展提升空间,还要为整个教育事业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以上3个方面的叠加,即构成高水平民办高校的主要内容。

  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必要性

  一、提升民办高校社会地位的需要。

  古今中外的私立教育,都有着较高的教育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而现今我国民办高校则成为次等教育的代名词,与国内外历史上的私立大学大相径庭。这无疑成为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办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尴尬。开展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有利于民办高校明确办学方向,确定办学目标,完善办学条件,突出办学特色,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进而重塑形象,再创辉煌。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有望形成一批国内一流学科、国内一流大学。展望未来,中国民办高校也会走向世界,建成中国的“哈佛”,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争光添彩。

  二、实现分类管理、以点带面的需要。

  民办高校因其发展历史、办学层次、管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需要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民办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其中将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民办高校加以重点扶持,树立榜样,让一部分民办高校先发展起来,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做久,引领民办高校的发展。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模式、先进的力量指导民办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

  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内涵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办学的公益性。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最显著区别在于管理体制不同,即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不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本质差异是对民办高校评价时的首要标准。民办高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坚持承担办学的社会责任,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政府,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支持。这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政治保障。

  二、完善办学条件,保障经费来源。

  按照国家设置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标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均应在土地、建筑、设备、图书、师资建设等方面达到或基本达到相应的设置标准。这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底线,没有最基本的办学条件支撑,就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现阶段民办高校均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必需的硬件建设和实验实习、实训设备尤为重要。经费投入是完善办学条件的重要保障。民办高校主要、甚至完全依靠收取学费为经费来源,显然不足以支撑办学的所有经费所需,更无法支撑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的经费支出。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建立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以保证有较充足的经费来源,为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奠定物质基础和资金保障。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民办高校既享有学校自治的充分自主权,也容易放大自主性,失去必要的法律、法规制约,如董事会形同虚设,职责不清,管理随意;党组织不健全,难以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监事会、教代会、工会等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教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决策机构与行政机构、教学机构的关系缺乏有机协调等。更有甚者,一个举办者统管民办高校的全部,事无巨细一个人说了算。显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保证民办高校科学规范、民主运行的前提条件,结构合理、分工协调、民主监督、高效运行,是保证民办高校健康稳步科学发展的组织保障。

  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原多以兼职教师为主,而实施学历教育务必有一支数量充足的专职教师队伍,其教师的师生比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达到国家设置标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师资数量少,学历低,职称低,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也不尽合理。对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能维护,教师的流动频繁,队伍缺乏稳定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民办高校除资金以外第二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是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最重要的人力保障。

  以上4个方面构成了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的4大保障,即政治保障、物质保障、组织保障和人力保障。做好以上4个方面的工作,就为创建高水平民办高校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要从以下方面不断努力,才有可能向高水平民办高校迈进。

  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活动都需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民办高校在初创阶段限于人力财力物力,主要以生存为目标,很少也很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民办高校发展至今,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可能。衡量高水平民办高校最主要、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教育教学质量。唯有此,民办高校才能立足,才能发展。高等教育质量包括教育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学生就业等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等方面。

  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在民办高校的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要着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创造学习,奋发有为,增强诚信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力争为所有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民办高校还应以教育部启动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契机,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进程,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

  七、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实施高职教学期间,民办高校一般未开展科学研究,实施本科教育的民办高校已陆续将开展科学研究列入学校工作。民办高校在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自然科学研究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但在技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用型研究、校企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仍有一定的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动教师科研、学生创新活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有力促进民办高校向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发展。万事开头难,但只要选准课题,勇于坚持,不断投入,必有收获。

  八、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民办高校多属区域性、地方性高校,且办学定位主要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在增强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识,加强与当地企业联姻,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提高当地群众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参与地方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开展志愿服务等方面,民办高校占据一定优势。今年,在西安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自始至终有民办高校的数千名学生作为志愿者热情服务,积极工作,深受好评,为世园会成功举行作出了贡献。

  九、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很多方面仍处于初创阶段。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自身必须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层次、类别,坚持以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各级政府应当加快扶持中西部民办高校的发展,积极设立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民办高校要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合理定位,避免同质化倾向,力求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产业相联系,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