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羡慕的民办学校 □ 余拱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了追寻自己的教育梦想,我毅然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教育行政岗位,南下从事民办教育已近20个年头。这些年来,基于民办教育工作的实践与反思,我越来越由衷地羡慕那些举办者、管理者和教师们目标一致的学校,羡慕那些能让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成业的学校,羡慕那些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学校,羡慕那些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学校。

  我羡慕那些举办者、管理者和教师们目标一致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已把三者捆绑在一起了,举办者能把管理者和教师当作朋友来对待,他会善待每一位员工,关心每一个人;他会实行学校的管办分离,会充分地信任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放手让他们主动地工作;他会认真地倾听大家的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追求办学品位的高档次、办学质量的高水平就有可能,学校就能优质发展;学校就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各类风险,克服各类困难,能够稳定发展;学校就不会有内耗,不会有“理不清”“理还乱”的琐事,学校一定能够顺利而健康地发展。

  我羡慕那些能让教职员工干事创业成业的学校。这样的学校一定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这里不仅用待遇留得住人才,用情感稳得住人才,而且用事业引得进人才。这样的学校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一定会云集八方俊士,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里的教职员工有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是学校的主人公,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同公办学校的教师相差无几,虽为打工身份,绝无打工意识;这里的教职员工能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他们绝对不是“三等公民”,也无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在这里,他们会舒心、开心、安心;这样的学校有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他们用不着去拉关系,求人情,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会脚踏实地地工作;这里是他们干事创业的场所,也是他们干事成业的平台,他们有机会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本领。

  我羡慕那些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学校。这不仅是教育本质的追求,而且是学校功利性发展的需求。这样的学校“力求人人成功,务使个个成人”,学校的工作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是学生“读书的学园,生活的乐园,成长的家园”;这样的学校应该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场所,有“全员育人、管理育人、全程育人”的时空。学生在这里能够“快乐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他们就会喜欢这所学校,热爱这所学校,就会乐意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学生健康地成长发展,不仅学业成绩能有进步,而且行为习惯能有转变、道德情操能有提升;不仅是其知识水平有提高,而且其身心健康有保障,综合素质有发展。这样的学校令我羡慕,更让学生热爱、家长称心、社会满意、政府肯定。

  我羡慕那些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学校。盯着考试变、围着分数转的应试学校比比皆是,作为一个追求现代新型教育的老教育工作者,对目前的这种教育现状既厌恶又无奈。我期望非财政经费投资的民办学校,摆脱应试型同质化发展的模式,在差异化、多样化发展方面有所突破;我期望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办学校少一点行政干预,多一些政策支持;少一些统考、统测、统评,多一些教育创新的指导;我期望的民办学校应该是管理者和教职员工开展教育创新活动的试验场地,学校能自主设计课程、自主选择教材,教师人人都是研究型人才,个个都有教育特色;学生用不着同别人去比成绩、比分数,要比,就去比进步、比能力,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个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这样的学校是一个真正培养人、造就人才的学府,而不是铸造统一规格形状标准件的学店。

  我羡慕这样的民办学校,我追寻这样的民办教育,然而,这样的学校毕竟太少。我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抱负,然而总是那样无奈。也许这是我过于理想化的教育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却是我挥之不去的教育情结,磨灭不掉的教育信念。

  (作者系广东省东莞市华南师大嘉玛学校校董、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