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分析的质量 田保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1-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面科学地进行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的“专业”。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在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教学质量的认识还存在相当程度的片面性,二是我们做得还确实不够“专业”。教学质量分析的“质量”的确亟待提高!

  全面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需要树立全面的科学的质量观。当前一些学校、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单一的学业质量,单一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师生关系状态、生生关系状态、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感受和态度等,这些都对学生学业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每年都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查,但是,我们有没有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报告,对改进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了哪些参考依据?虽然影响学生身体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但是作为学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艺术2加1”项目实施的效果怎样?有多大比例的学生掌握了锻炼身体的两项技能,具备了一项艺术特长?应该如何去评价?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单就学业质量分析来说,我们的确做得还不够“专业”。一般的学业质量分析,往往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各学科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学业质量分析不能把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出来,只能表面地评价哪个班、哪个学科成绩好或不好,不能起到学业质量分析的真正作用。学业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客观地评估教与学的现状,肯定成绩和有效的做法;找出问题,并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

  新课程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业质量的分析,当然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达成度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双向采集信息,进行双向分析,即教师分析、学生分析,知识块、能力层和学情的综合分析,学习环节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教师分析,可分为两项:一是各学科教师把试卷中的题目按照知识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知识类中的得失分比例。二是把试题内容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进行分类,统计各层学生在各能力层次上的得失分比例。通过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学校的要求及分析的数据,进行教学自我评价总结,写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学生自我分析,也应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其一,按照学习的5个环节,即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其二,按照各学科的得、失分情况,从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时间安排,进行自我分析评价,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学习措施。

  学校层面的分析。学校要收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分析,征求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共性和个性问题,写出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然后,分年级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提出教学指导意见。通过这样的学业质量分析,最突出的作用是每个教师在分析过程中,能够自我认识,从而转变教学观念,合情合理地自我评价。除此之外,学校还要进行学生学习水平结构分析、学习目标达成度分析、学业质量纵向跟踪分析等,真正找到教和学薄弱环节,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学业质量分析,重在分析的过程,重在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因此,学业质量分析,必须端正认识,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子在教师身上;也就是说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的原因,学生问题的解决要靠教师解决自身的问题。

  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诊断的主要手段,要真正起到诊断教学、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尽快实现3个转变:即从重“数据”向重“成因”转变,从重“教师”向重“学生”转变,从重“学业质量”向重“全面质量”转变。这就是“道”,就是“路径”,就是“规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