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 “名师工程”背后的成长故事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场主报告、一本经验文集、一个专题片、一个专家团队点评、一个媒介立体宣传”,传统意义上的名师就这样不断地被推出来。这些名师最重要的功夫,便是上好“表演课”,做好经验总结材料。北京市朝阳区的“名师工程”培养的名师与此大不相同。

  日前,该区“以课为媒”,举办吴卫东和魏淑娟教学特色展示活动。活动中,既有新课改理念引领下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也有专家学者的碰撞和引领。这样的活动,对于目前区域和学校探索课改途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而朝阳区两位名师的成长个案,也就有了一定的代表性。

  ■展示活动一:吴卫东 领跑中学化学课改

  他的公开课公开了什么?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朝阳区2011年“名师工程”吴卫东教学特色展示活动中,来自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吴卫东以一节《怎样研究氯气性质》的公开课,赢得了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何彩霞“大气”的评价。何彩霞认为,吴卫东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们因此有了很多“活动”的时间。

  作为北京市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化学会化学奥赛优秀辅导员,吴卫东的教学基本功及学科素养自不必说。在这样一个展示个人教学特色的重要场合,他选择了把课堂作为“沉淀化学元素在学生思想”的载体,把一堂原生态的探究性教学课堂展示出来,让听课者很受触动。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深入,北京八十中不甘在传统课堂中沉沦,在特级教师出身的校长田树林的带领下,探索出“和谐课堂四导模式”,构筑起以“研究性学习”为方式的“大课堂”。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为教师的探索创新提供了平台,吴卫东就是八十中较早运用该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取得突出成效的教师之一。当时,他和学校徐萍老师在王磊教授指导下,首次在八十中初中化学新课程中,面向学校5个教学班的200多名学生开展长达8个月的探究式教学实践,这也成为当时全国范围内实施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时间最早、周期最长、面向班级最多、最系统的实践。从此,探究性教学成为吴卫东和八十中化学组教师门的教学信念。

  吴卫东认为,好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主动学习的过程。努力寻找课堂问题的来源并加工成问题,使其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吸引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思索问题时的乐趣,在愉悦中参与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化、多样化、探究化,把学习的第一机会真正还给学生。

  “专家学者型教师”发展之路

  “探究式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求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认识到位。如果教师只是从宏观的教育学角度了解一些理念、意义和一般特点,而不能和自己从教的学科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在教学实践中就无从应用。由于探究式教学本身比较费时,且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成长,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热情。其次,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如教育科研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把握探究过程的能力等。

  一路走来,喜欢钻研的吴卫东却如鱼得水。在八十中成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校之前,他长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已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并不满足,而是经常与化学组的老师们进行教育方法论的探讨与改革,“如何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更加科学、更加人文、更加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方式来开展化学教育”,成为他最为关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实验面前,他迎难而上。那段时光,对他来说是忙碌、痛苦并快乐的,为了一节课的设计,他和项目组成员不断地往返于白家庄校区和北师大之间,为了一个问题,他们查阅各种资料,为了得到一组真实的数据而反复核算调查表,有时也会争执得面红耳赤……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让吴卫东认识到了什么是学术研究,同时也让他感受到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教学之余,吴卫东开始恶补教育学理论知识。《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课堂提问的艺术》《创造性思维与教学》等,他前前后后翻了不下10遍。他还积极参与北京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骨干教师探究工作室等工作和学习,借此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2002年,他担任高中化学教研组组长后,制定了“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教研组建设思想,领导全组教师参与了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研究。学校化学教研组在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研究、化学特长生的培养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取得了优异成果,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学生成绩大幅提高,他本人的《探讨中学化学课堂提问问题设计原则》《对“探究式学习”的探究》等多篇教学论文获全国论文评比一、二等奖。

  一位有价值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是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吴卫东说,他希望别人把他看成是一个中学化学教育的研究者,一个不断探究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学者型”教师。

  走“专家学者型教师”发展之路,努力向着“教育家”目标前进,是吴卫东追求的目标。

  ■展示活动二:魏淑娟 追问小学数学价值目标

  “花园里飞来2只蝴蝶,又飞来6只蜜蜂,如果以蝴蝶的2只作为一份,蜜蜂有这样的几份……”这是朝阳区2011年“名师工程”魏淑娟教学特色展示活动中,魏老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一线教师展示的公开课上的情景。

  魏淑娟一边与学生对话,一边随着孩子们的回答在黑板上圈下一个一个圆圈,孩子们在熟悉的“份”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自然建立起“倍”的概念,沟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全班32个孩子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讨论着、记录着,争先恐后地回答她提出的问题。听完一个小男孩的回答后,魏淑娟停了一下,用眼光看着他说:你真是个数学小天才。言语间真诚与欣赏自然流淌。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在这一刻,在一个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孩子面前,魏淑娟的眼神和鼓励,可能会成为开启这个孩子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

  命运之神垂青的背后

  工作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的魏淑娟,成长过程中先后参加了马芯兰的数学教改实验、温寒江的思维课题研究、吴正宪的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每每提到自身的成长,魏淑娟一定会特别提及这3位恩师。在外人看来,她确实是幸运的:成长历程中有这样的“贵人”相助!

  很多深入研究名师成长规律、成功因素和培养策略的成果表明,在推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关键因素是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实现。魏淑娟从小爱好数学,对教师职业怀有美好憧憬。最初投入教学的几年,研磨教材、研究学生,每晚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反思教学的得失,根据学情重新设计第二天的教学。

  失望与困惑如期而至。她想让学生每天都满载收获走出课堂,她想教好每一个孩子数学。正当她处于教学瓶颈期苦苦追寻突破的时候,马芯兰数学教改实验,为魏淑娟带来曙光和希望。她带着无比的激情与兴奋参加教改实验,马芯兰每次的课堂指导交流都会让她感到异常的新奇和由衷的敬意,她认真研究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反复推敲、精心雕琢,有时还用录音机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听自己的教学设问是否有梯度、有力度。一节备课经常要反复调整若干次,经常是不知不觉睡着而又突然醒来,在似睡非睡的意识里还在备课。

  “做好教育”的渴望和信念一直充盈着她的热情,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如拂晓的一缕阳光,照亮她的内心。她决心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切合当代教育、符合新课改标准的新型教育之路。

  她说:“我知道,机遇的背后预示着付出,只有艰辛的付出,才能体验工作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

  数学课堂到底要给孩子什么

  很多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曾听到过,部分学生说,“我不喜欢数学”,“数学课好烦哦!”很小的儿童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魏淑娟则提出,让孩子乐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986年魏淑娟来到朝阳区实验小学的时候,这里就是数学教改实验的发源地,充满了浓郁的数学教改实验气息。在这种背景下,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努力创造充满思维活力的数学课堂”。

  构建充满思维活动的数学课堂,核心是教师思维方式的创新。首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学设计上,要真正读懂教材,读懂学生,通过巧妙的教学预设,让学习资源灵动起来,用知识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课堂氛围上,要关注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点燃学生乐学善思的学习热情。其次,要追溯知识的内在联系,追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找到数学思维的新起点,即学生思维发展的“根”,这也是马芯兰数学教学思想的精髓。最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思维发展“铸魂”。数学真正对学生后续发展发挥作用的是思想方法,能够使学生有意识地将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转化为数学智慧。魏淑娟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为学生创设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感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25年的时间,让魏淑娟真正成长为名师的关键,正是她从学生出发,始终关注课堂教学,研究学科教学。同行评价,她的课不浮不躁、扎实有效、细腻清新、润物无声,平静中彰显数学思维的活力。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魏淑娟说做教育也是如此,那些别人眼里无可救药的“后进生”,在她眼里成了一个未被雕琢的美玉,她深信只有对学生无私的爱才能孕育和加速一个学生的真正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图片新闻     下一篇:课题100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