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 吴亚英
我见——
案列一:画中的爸爸:谁也看不见他!
阳阳今年3岁了。一天上午,妈妈建议阳阳画画。阳阳拿着笔问:“妈妈,画什么呀?”妈妈指指正在玩电脑的爸爸:“就画你爸。”
10多分钟后,阳阳迫不及待地把作品拿给我们:“妈妈,爸爸,我画好啦!”
“那是什么呀?乱七八糟,黑糊糊的什么都不像!你画的我呢?”爸爸生气地责备起来。阳阳原本兴奋、期待赞赏的小脸转而被伤心和失望覆盖了,他生气地、大声地说:“这里不是有你呀!”妈妈赶紧打圆场:“我看看,怎么看不到爸爸啊?”儿子委屈地说:“爸爸一边玩电脑一边抽烟,呛死人了,谁也看不见他!”
案列二:圆耳朵怎么竖起来!
在中班的手工活动中,孩子拿着手工纸,按自己的意愿折叠着。一向做事很快的筱筱,依旧在“埋头苦干”。我好奇地走过去。只见,一只小熊已初具模样,还剩下耳朵没有折好。筱筱托着下巴想了想,把熊的耳朵左折,右翻,最终,一对尖耳朵的小熊折好了。她得意地拿起来欣赏。这时,云涛走过来:“不对,你的熊耳朵怎么尖尖的?熊耳朵是圆圆的。”筱筱说:“不对,妈妈昨天刚刚给我讲故事了,说熊竖起耳朵仔细听音乐,圆耳朵怎么竖起来!”
案列三:“叮咚,叮咚”——进去了
大班。午餐时分,有部分小朋友已经吃完,任轶就是其中之一。他走到盥洗室,洗净手,靠在盥洗室的门框,看着小伙伴,在偷偷地笑。接着,他张开双臂、分开两脚,抵住门框,笑嘻嘻地看着大家。这时,振振走过来,见门被堵住了,就用身子往任轶身上撞,很生硬地说:“让开。”任轶当没听见。振振气呼呼地说:“你再不让,我就告老师去。”这话也没吓着任轶。这时,林林过来了,她伸出右手,在任轶的左手上按了按,嘴里喊着“叮咚,叮咚”,任轶立马放下左手,让林林进去了。振振想乘机而入,却被硬生生地拦在门外。于是,他又往任轶身上撞,可任轶就是不放手。过了一会儿,美依过来了,也伸出右手,在任轶的左手上按了按,嘴里也喊着“叮咚,叮咚”,任轶又放下左手,让美依进去,并且迅速将手抵住门框。振振看了会儿,走到门边,伸出右手,按按任轶的左手,使劲喊“叮咚,叮咚”。这次,任轶马上放下左手,让他进了盥洗室。
我解——
1.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任何人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在同样的事物面前,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和观察方式看孩子。应蹲下身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试着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和心理活动。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感受到、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比如,3岁的阳阳,正处于自由涂鸦期,自由涂抹的体验是任何其他体验所不能替代的,哪怕是不屑一顾的作品,也隐藏着孩子宣泄的快乐,注视形象变化的激动和创造的自豪。大人认为的乱七八糟的线条、黑糊糊的色调、无拘无束的画面,恰恰表达着他对沉浸在烟雾缭绕中的爸爸的看法,不能说不逼真——真的看不清爸爸呀!
中班的筱筱正处于接受各种事物的最佳时期,她的形象知觉发展最敏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肌肉的灵活性及用眼的协调性开始增强。筱筱不是不知道小熊是圆耳朵的,而是想表现小熊竖起来仔细听的样子。而对于越来越有主见的大班孩子来说,这是“我的地盘”,当然必须遵守“我的规则”。
2.孩子有自己的活动价值。
孩子们远没有大人功利。无论做什么,孩子们在意的是过程和当下的心情。
3岁的阳阳,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他的迫不及待,不是源于他讨厌爸爸抽烟,而是他非常想和我们分享他画画的乐趣。孩子画画的乐趣,其实很简单——我画画啦!
案例二中的筱筱,得意的是自己的创意以及创意表现的全过程。案例三中的孩子,无论是游戏的发起者,还是其他3位自愿参与或被迫参与的游戏者,最终都享受到了自主游戏本身的快乐。
我思我为——
1.我们怎样去看?
如果我们只看到孩子们的“作品”、“约定俗成的东西”、“规则”,那我们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视其所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仔细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微格描述孩子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表情。第二,观其所由。即用我们的头脑去观察:孩子的所为,反映了该年龄段的共性特征,还是个性特点?有何行为动机、有何需要,等等。第三,察其所安。即用心去观察,我们要陪伴孩子一起经历他们的心路历程,体察他们的情感态度,欣赏并学习他们的视角、思维、逻辑,分享他们的灵性和率真。
2.我们怎样看懂?
孩子们的语言,远比我们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他们的看法,也比我们更有灵性,更精准无误;他们比我们纯粹,因而也远比我们快乐。我们怎样才能看懂这些?
关键只要做到一点,那就是:怀着崇拜,向孩子学习。我们要牢记前人的教诲——“儿童是成人之父”,蹲下身子,目光应长时间地、高频率地与孩子的目光接触,与全班每个孩子都有眼神的交流,我们的主观推断一定要滞后于孩子的客观表现。只要这样,我们就能真正静下心来,把自己的心门打开,用心捕捉到孩子们的童心、童真,发现他们直观的思维方式、简单的逻辑关系,以及一针见血、直指本质的灵性。
3.我们还需做些什么?
一个专业的老师,读懂孩子,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引导孩子、促进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和归宿。在此,我不想拓宽到从活动改进的角度来谈我们的所作所为,而只想像孩子一样,专注当下情境,来谈我们接下来的该为与能为——
第一,用精准而富有感情的话语说出我们理解。如,案例一,“有道理”,3个字足以表明我们的认可。案例二,“妙!”一字即可传递我们的最大感触。案例三,笑眯眯地说出“有意思”这3个字,一定可以让游戏着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善解人意。
第二,用巧妙的策略引导发展。这一步做还是不做,需要我们分析现场,根据孩子发展需要而定。比如,在案例一中,家长就有必要再与孩子交注。妈妈可以与阳阳一起再画爸爸。具体行为要点是:一定要如孩子般玩、如孩子般画(如该年龄段孩子一样边画边自言自语),在和孩子共玩中倾听孩子,在玩的情境中巧妙地引导孩子。如能做到这些,定会让孩子的天性更加释放、灵性更加张扬,让孩子在愉悦与自信中发展潜力、享受成长。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