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不在校园“着陆”,理念如何落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于英

    校长办学专业化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须,因此,校长们也多以读书、参与论坛及研讨会等形式为自己补充“能量”。很多校长在不断积累中成长起来,他们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师生校园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这样的校长,在学校发展与自我成长中实现了双赢,得到了师生与社会的认可。然而,现实中也不乏这种现象:不少校长通过学习获得了理论水平的提升,谈理念论方法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而走进校园,却发现其治校能力与自身素养存在严重的不合拍,所倡导的办学理念在校园中很难落地甚至难觅踪影。

    校长不能只是教育理论的建构者,而应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行动者。优秀的校长,必须具备把办学理念扎根在校园的能力。“说”跑在了前头,“做”却在起点徘徊,问题出现在哪里?调查中发现,办学目标与学校实际不符、没有制定清晰可行的行走线路、校长个人缺少人格影响力等问题排在前列。对此,校长该如何将思想力转化成执行力,让办学理念在校园“软着陆”?

    愿景制定规划好“做什么”。学校愿景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追寻目标,代表着全校师生所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作为学校的首席执行官,校长有责任把学校带向新高度,这种引领的具体化最终必然聚焦为学校的发展愿景。一个好的学校愿景,不在于涵盖哪些先进、高端的办学理念,不在于描绘的景象如何令人神往,而在于那些愿景是基于学校实际而绘就的发展蓝图,传达的是教职工的内心意愿。因此,学校愿景不能是反映校长个人意志的教育理想,更不能是校长随意拍脑袋的方案。校长在传承原有学校文化,构画出愿景轮廓后,除邀请专家进行科学性、可行性论证外,一定不能忽视自下而上的民意汇集,让更多教师有充分的表达权、诉求权、建议权。只有经过反复完善、凝练众人智慧制定的愿景,才更有凝聚力、向心力,这也是校长办学理念接地气的前提条件。

    厘清边界明了“怎么走”。有了好的学校愿景,而不注重设计达到目标的路径,校长的办学理念同样不能有效落地。某学校更换了校长,教师们发现新校长无论在学识还是理论水平上都高原校长一筹。按说,这样的校长治校,学校应该有新的气象。然而几年过去,学校发展非但没有出现期许的变化,反而人心开始涣散。原来,该校长个人素养虽高,对办学理念的解读与发展目标的构建也很到位,但在如何激发班子成员工作能量上缺乏领导力,成员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起来相互推诿。校长不但没及时做出调整,反而亲力躬行,导致事多缠身,分身乏术,难以应对。渐渐地,学校陷入了班子缺乏凝聚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等恶性循环。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在通向目标“怎么走”的问题上,要做好明晰的前期分工,各负其责又团结合作,校长本人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更需要具有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

    守住校园研究“如何做”。在办学理念不落地的原因中,校长在校园里待不住、坐不下也是痼疾之一。有的校长忙于作报告满天飞,有的校长急于充电到处跑,一学期下来,在学校的时间寥寥无几,师生也难得见上几面。校长本人不“着陆”,理念又何谈扎根?校长守住校园该做些什么?课程体系的构建、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校长最重要的必修课。办学理念如果不通过课程来诠释,终会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就是说,在课程的设置上,校长要有自己的思路与主张,不能交由业务副校长全权代理,自己当“甩手掌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如何架构,如何实现师本化、生本化?特色课程如何根据实际进行取舍,如何为学生发展搭建更实用的广阔平台等,都需要校长潜心思考。课程实施的载体是课堂,意味着校长应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者、研究者、引领者。校长如果不懂课堂教学、不进课堂,就难以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就不能对学校工作进行基于发现问题的及时调整。不研究教学,校长就体会不到一线教师成长的苦辣酸甜,少了与教师沟通互动的机会,难以让教师感受到校长的引领作用与其个人的影响力。因此,成为学校课程的研究者、教学的参与者,改革的引领者,校长切莫等待。(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