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过动作表现音乐

    在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组乐曲时,我先提出要求,让孩子们只用动作表现,不许出声,听一至三遍音乐,并观察孩子们的反应。结果,有的孩子很快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我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通过图画展现音乐

    在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曲子时,孩子们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我鼓励幼儿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春天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总之,对于幼儿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在音乐教学中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实践也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作者单位:海军潜艇学院幼儿园)

    将民族舞蹈渗透到音乐教育

    ■聂文娟

    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观看一些舞蹈教学视频,一是培养孩子的艺术发展,特别是对舞蹈的兴趣发展,二是由于北方冬季天气的寒冷,孩子的室外活动不得不变成室内活动,也只有舞蹈才能让孩子得到充分地锻炼。

    利用一个冬季介绍和欣赏民族舞蹈并试着学习,孩子们对民族舞蹈的步伐有了基本的了解,加之时常复习,孩子们还能随着音乐跳出相应的步伐,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对于蒙古族地区来讲,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种血脉相承。

    记得一次偶然的歌舞表演活动中,我们播放音乐《好朋友》请孩子自由发挥,自由舞动。在唱到“我们都是好朋友”最后一句歌词时,孩子用蒙古族舞蹈中抖肩的动作来表达对好朋友相见时的喜悦之情,虽然动作不是特别标准,但是可爱之处令人感动。

    瑞士音乐学家达尔克罗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一样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孩子的这一举动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经过一定的发展和感受而表达出来的。因此我想,将舞蹈表演渗透到音乐教育是可以当作一种新的手段来发展孩子各方面能力的。

    在音乐教育中,我用舞蹈的形式来让孩子体验节奏,这样就可以将舞蹈表演渗透到音乐活动中。

    在歌舞表演《在农场里》,由于中间的部分间奏太长,我设计特定舞蹈动作来表示间奏,孩子很容易知道下一个动作时应该停止唱歌,这样便达到了一种良好的节奏把握。

    我还以舞蹈的快慢让孩子体会歌曲的感情。如歌舞表演《树叶》,舒缓的音乐加之柔美的傣族舞蹈动作,孩子很容易体会到这是一首抒情歌,唱歌时自然投入一定的感情。

    由此可见,借助舞蹈来抒情是音乐教育的最好手段,由于舞蹈的恰当编排,孩子进入了音乐的情境中,能用心去唱,以情之舞,达到了声音和舞蹈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我将舞蹈渗透到每一次的音乐教学中,虽说“舞蹈开始的地方,就是语言停止的地方”,在这种形式的音乐教育中,语言和舞蹈同时进行,难度虽有,但孩子的能力却得到了提高,让孩子在舞蹈和音乐两方面同时进行了培养,不仅陶冶了情操,还锻炼了身体,能力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钢幼教管理处第十二幼儿园)

    让音乐教育丰富而快乐

    ■黄翠萍

    在音乐活动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出人意料地引导幼儿关注教师的提示,不知不觉地吸引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而使幼儿在令人失笑、耐人寻味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消除幼儿不应有的紧张感及对音乐的陌生感,诱导、激励个性内向的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幽默夸张的示范

    范唱时,教师对新歌曲进行一番滑稽夸张的渲染,能迎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如歌曲《蚂蚁搬豆》,在示范“一只蚂蚁在洞口”时,教师模仿一只蚂蚁鬼鬼祟祟、贼头贼脑或漫不经心、懒懒散散地蹲在洞口四处张望。“看见一粒豆”,突然眼睛瞪大惊喜异常,唱到“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弯腰使劲儿,累得东倒西歪,着急、摇头、摊手……孩子们观看、倾听了老师这样的歌唱表演后哈哈大笑,学唱歌曲的兴致也被自然激发出来了。

    教师这样高水平示范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达到,要克服师者严肃古板的状态,克服自身胆怯或自卑的因素,本着“取悦于孩子”的心理来逐字逐句地分析歌曲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歌曲中的形象。

    动画漫画的使用

    对常规的破坏、强烈的对比、期望的实现以及各种各样的模仿,这些都是诱发幼儿幽默感的因素。

    看动画片是大多数幼儿每天的保留节目,那是因为动画片中绚丽的色彩、多变的场景、有趣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们可以根据歌词制作一些多媒体动画课件,在音乐课上使用。但因为制作多媒体需要很高的人工成本,而漫画的形式也同样能让幼儿兴致盎然,于是可以把歌词内容画成漫画,制成挂图引导幼儿欣赏。

    我们发现,幼儿的视觉幽默理解力很强,漫画出示后常博得孩子们开怀大笑。如《小老鼠上灯台》,几幅漫画形象地勾勒出小老鼠爬上灯台时的小心翼翼,偷油吃时的喜形于色,看见猫时的大惊失色,滚落下来时的狼狈滑稽……在欣赏和讲述幽默漫画的过程中,幼儿对歌词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记忆得更加完整而牢固了。

    巧妙积极的提示

    实践中,我们发现,积极巧妙的语言或动作提示能让那些一时走神或反应较慢的孩子很快跟上大家的步伐,避免了尴尬的场面。

    小杨老师在孩子们学会了歌曲《种瓜》后,便分角色做起了音乐游戏。老师扮演瓜农,一边给“西瓜籽们”(蹲着的幼儿)浇水,一边唱着“我在墙根下种了一棵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全体幼儿应该边唱“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并立即站起来做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大西瓜的姿势。

    可是,浇水浇到毛毛小朋友时,孩子没反应过来,仍然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小杨老师对着毛毛这个顽固的“西瓜籽”眨眨眼,给她暗示,可是她却似乎对此视而不见。

    小杨老师灵机一动,一边用洒水壶给毛毛“浇水”,一边说:“毛毛这个西瓜籽一定是没喝饱,现在我给她多喝点水,她一定会长成一个特别大的西瓜!”话音刚落,毛毛出人意料地一下蹦起来,一边响亮地唱着“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一个大西瓜”,一边使劲地做出最大西瓜的样子,其可爱的动作、表情把大家都逗乐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幽默大师,都能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幽默才能,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更使他们在表现音乐的过程中习得了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这对幼儿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