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科技学院:

    以工程能力为核心深化中德合作

    浙江科技学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德合作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从1984年建校起,学校就执行中德双方政府协议,学习借鉴德国举办应用科学大学(FH)的经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992年,学校被当时的国家教委确定为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点院校。30年来,学校坚持学习借鉴德国FH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素养的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995年,根据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的评估,学校中德合作项目被评为“样本项目”。2013年春,学校设立中德工程师学院。

    核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德国工程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应用科学大学教学内容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强调科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生产和其他领域,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浙江科技学院就设置了生产实习(金工、电工实习)和工程实习两个“实践学期”,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阶段又引入“项目教学”,这是结合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课程设计的一种教学形式。该校艺术学院多年来一直与德国博世公司、浙江雪豹皮衣有限公司、浙江凯地丝绸公司、杭州喜德宝丝绸印染公司等业内知名企业合作进行项目教育,培养出一批批杰出青年设计师。轻工学院包装专业去年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汽车急救包”设计,设计成果受到企业高度认可,毕业生当场被企业定走。

    近年来,学校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在工科专业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接近50%。机械学院从2008版培养方案起,就打破原有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取消所有课程实验,将基础、专业、综合实验加以整合,通过模块优化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走入实验室,走进教师科研项目,以“跟班”学习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松下电子实验室每年招收20名学生,经过一年“跟班”学生掌握电子编程控制的全过程,毕业时被企业“哄抢”。 

    目前,学校工科实践教学课时已超过总课时的35%,教育教学出现文本模式向实践模式、接受模式向探究模式的一系列转变。

    另一方面,浙江科技学院还将学生送出国门,实地享受德国工程教育。学校先后与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8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开展了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项目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派至德国合作院校继续学业,最终可获得两国学校学位。

    保障:校企合作和“双师型”队伍

    今年6月,学校与浙江省工商联续签战略合作协议。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着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大批校企研发基地、教师进修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仅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就有百余个。去年7月,学校与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联合申报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教育部等部委批准。除省工商联外,学校还与省汽摩配商会等签订合作协议。这些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实习实践岗位。学校积极吸纳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审定工程实践实施方案,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德国FH的教授具有鲜明的“双师型”特色,他们必须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学校建立青年教师进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制度,通过企业挂职、跟班锻炼,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了解地区产业发展最新动向。学校还通过相关制度和政策,引进高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或聘请企业高水平工程专家来校兼职任教。

    “卓越计划”各试点专业更是严格遴选教师,如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要求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博士以上学历和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课程教师应由具有中级以上工程系列职称和8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担任。通过政策的持续保障,现专任教师中有企业经历“双师型”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工科专任教师中这一比例超过50%。学校还积极引导教师开展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专利、技术服务等工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在30年中德合作的历程中,学校不仅引导学生学习德国工程师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更强调要学习以“严谨理性、追求卓越”为特征的德国工程师精神。学校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大力加强工程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形成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程能力教育实践培养体系。(哲科)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研究机构进学校 实际项目进课堂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就定位于服务西南经济,致力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上不断探索。以该校建筑学院为典型,他们通过成立校内研究机构、引进实际工程项目、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搭建平台等多种举措,将研究机构引入学校,将工程项目引入课堂,展示了一种产教融合的模式。该模式对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有机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立研究机构加快产学研进程

    为加快产学研进程,该校建筑学院成立了三个研究所:酒店研究所、山地建筑研究所、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所所长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副所长由本学院的青年教师担任。三个研究所均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服务地方。该举措为工程师指导青年教师搭建了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大量锻炼的机会。研究所承担相关的实践项目,由老师带队,学生参与,以此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技巧和能力。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酒店业持续升温、发展迅猛,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新的课题尚需解决。该学院又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成立了酒店建筑设计研究所。该研究所专注于研究酒店建筑的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功能设置、空间形态、文化价值、风格整合等,梳理总结酒店建筑设计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由青年教师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参与其中,出版酒店设计的专著,为业界人士提供参考。该研究所的成立,也为以后青年教师及学生参与相关项目搭建了重要平台。

    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风文化形成了吊脚楼建筑传统,逐步汇集成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巴渝地区珍贵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山地建筑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具有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历史文化建筑研究所、山地建筑设计研究所从多角度专注于研究吊脚楼这一独特的建筑形态,致力于探索山地建筑设计研究的科学方法,组织承担系列项目,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队、青年教师及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在结合前人及山地建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总结山地建筑的特征、模式、营造技艺、文化传承等,极大加快了产学研进程。

    参加实际项目锻炼工程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该校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作业及毕业设计的选题采取“真题真做”。老师根据自己参与的实际项目,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量身制作任务书,由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所有步骤,包括前期调研在内,学生所做的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他们根据需要到现场看地形,了解项目周边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加强。 

    2013年,建筑学院大楼改建工程就实行了模拟招投标大赛。比赛虽为模拟招标,但采取学生亲自实地测量,一切方案数据均以大楼实际数据为准的方式,以此制作出工程改建实际操作方案,参与比赛点评的专家均为设计所工程师,学生的作品得到了这些工程师的肯定。该栋大楼的工程改造吸收了参赛学生的优秀设计思想。

    强化毕业设计建立产学研链条

    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做的最后一次作业,也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个融合,所以该校第一届五年制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时,学生选题全部以实际项目为来源,采取边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的方式。为了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特聘毕业设计项目涉及的校外专家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如消防设计规范、城市规划设计规范、酒店设计、旅游地产等专题讲座,为学生上好最后一课,使学生在讲座中学到了很多实际工作中需要的重要知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标准较好地达到了项目的标准,优选的毕业设计直接被相应企业用到项目施工中。这样的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使学生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 

    该校建筑学院将研究机构引进学校,工程设计项目进课堂,是一种校企融合机制的探索,完善该机制,对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有机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马印普 唐海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