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品质教育的芳香之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园十景之“礼”字碑

    品质,在人们心中代表高尚、规范、优质和美好。引申到教育上,就是要引导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共同成长,拥有智慧的力量,享受创造的自由,追求办学的开放、合作、生态,促进师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幸福奠基。在成都,有一所将“品质”作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成都市玉林中学附属小学。

    文风鼎盛的“天府之国”名校林立,隶属于成都高新区的玉林附小没有显赫的历史,也没有辉煌的过去,是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然而,这所建校不到20年的年轻学校,一直倡导文化育人、科研强校,坚持生态教育、礼仪教育、国学教育和社团活动等办学特色,先后荣获“全国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学校联盟行动计划加盟学校”、“全国文化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等数十项荣誉。

    这些业绩足以让玉林附小跻身省、市优质学校的行列,却无法突破从优质学校向品牌学校迈进的瓶颈。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附小人决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借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提出“共建品质生态、奠基品质人生”的“品质教育”理念,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品质课程、品质德育、品质管理、品质研修为途径,引领师生共建共享高品质的教育生活。

    不再是雷打不动的老师讲、学生听,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听讲、记笔记,甚至不再是喧闹而拥挤的校园,玉林附小的孩子们走进了社区,体验着全新的学习方式——调查研究与访问、社会参与和服务、实验研究与观察、信息收集与处理。在附小的品质课堂中,他们为未来的人生拼图涂抹上鲜艳而丰富的底色。

    “品质教育就像一扇窗,让七彩阳光照了进来!”朱祥烈校长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灿烂阳光下,孩子们露出了纯真的笑脸,玉林附小的品牌发展之路也越发清晰。

    品质课程——为品质教育寻找一个支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对于玉林附小的师生而言,撬动品质教育模式探索的关键支点,无疑是——品质课程。

    2011年9月,朱祥烈来到玉林附小,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新任校长。此时的玉林附小,在前几任校长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办学业绩一流,办学亮点频现,生态教育、礼仪教育、国学教育蜚声市内外,民乐团远近闻名,数学教研组组人才辈出……然而,优点、亮点很多,却无法整合为办学优势;业绩一流,却无法创新出办学品牌。附小的老师们早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但苦于不知道怎么解决。

    听课、访谈、专家会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朱祥烈带领着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支点——课程。

    课程是一所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营养菜单”,也是学校特色与品牌最核心的要素。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素质结构与教师发展方向。“相当一部分教师‘重课堂而轻课程’,缺乏对现有课程的有效反思和重构。从‘课堂’到‘课程’,虽然一字之差,带来的却是思维境界和实践水平的高下之判。”朱祥烈说,“缺乏课程意识,教师课堂教学再好,也只能是教书匠;缺乏课程意识,学校也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因为没有对现行课程的反思和重构,学校就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特色,更无法让这一特色真正成长为品牌。”

    于是,附小人在朱祥烈的引领下,开始反思学校现行课程的不足:原有课程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落实课程计划一板一眼,统得过多、管得较死,缺乏灵动与个性;附小以前虽然进行了不少探索,但是尚未完全形成课程文化,教师行动参差不齐。

    基于上述反思,学校从“品质生态,品质人生”的理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品质课程的重要概念。品质课程,指向素质教育的深化,切合学校实际,符合教师意愿,能极大程度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具有系统性、丰富多样性、整合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接下来是如何重构的问题。“我们在构建品质课程时,主要从两组关系的厘清出发:一是学校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关系,目标决定课程,课程反作用于目标;二是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课程通过教学目标作用于学生,实现学生发展,学生发展反过来验证课程、完善课程。”教导处主任谭林说。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玉林附小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将课程目标的核心价值聚焦为“民族情怀、现代素养、国际视野”。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要求,他们将课程核心价值具体化为十大学生素养目标(简称十个一),即拥有一副好身体、一身好品行、一门最得意的文化课程,掌握一门外语基础口语、两项运动锻炼技能、一项艺术特长,习得一项劳动技能、一项科技爱好、一项自选特长。前七项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目标,后三项是个性化发展目标,学生可以选择,允许学生自我设定特殊发展目标。

    为了使学生既能达成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又能在个性化发展需求上得到充分满足,附小人界定了课程核心框架,提出了“133”品质课程结构。“1”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着力拓宽学生学科视野,增强学科素养;第一个“3”指地方、校本课程分三类进行整合实施,着力丰富课程内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二个“3”是指班本课程分三级阶梯有序实施,着力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人文情怀。“133”型课程相互融合,共同达成学校“十个一”的培养目标。

    玉林附小针对国家课程的特点,采取了“1+X”校本化实施策略。其中的“1”是指每一门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学科个性化拓展,内容上有单个学科拓展,也有多个学科整合拓展,方式上有校本拓展和班本拓展,落实学校整体关照和师生个性化探索,既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同时又体现学校特色。以语文学科为例,“X”包括多种类型,校本拓展有国学诵读、书法课程等,班本拓展有演讲、主持、课外阅读、假期小课题研究等。

    地方、校本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类、艺体类、科创实践类整合实施,整合课时、内容,体现综合化,必修、选修结合,突出社团式选修;班本课程落实阶梯式序列化实施,低段开设生活实践课,中段开设生活礼仪课,高段开设国际理解课。支持并奖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

    在课程评价方面,玉林附小注重实施个性化评价。在课程成果展示中,落实师生、家长、社区、专家等多元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实施奖励、完善课程的重要依据。

    通过课程的优化,全校学生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学习自信增强,综合素质发展良好,学生纷纷登上全国和国际交流的舞台,艺术团先后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春晚演出、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国际比赛获得金奖;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大奖,有的作品还入选了教材;今年囊括高新区艺术节各项目一等奖;科技教育成果连年名列全市前茅……每学年获得各级各类比赛等级奖的学生就达到上千人次。

    品质德育——进入社团“2.0”时代

    随着品质课程体系在实践中的日渐丰富,玉林附小的传统特色——社团活动也极大地被激活。无论是从活动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有了重大突破。

    玉林附小地处肖家河社区。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社区作为成都市最早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附小从诞生之日起,就和肖家河社区有着良好的互动和共振,探索出了一整套社团活动的实践经验。随着品质课程探索对学校发展瓶颈的突破,附小的社团活动也呈现出勃勃生机。2012年6月,在省、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小学生社团自主活动研究》立项为省级重点资助金项目课题并正式开题。这标志着玉林附小社团活动的探索进入“2.0”时代——品质活动时代。

    品质社团活动对传统社团活动的突破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时空上更加开放,突破传统的“第二课堂”范畴;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注重分层分类开展,打破“特长生活动”属性;在方式上更加民主和自主,打破原有教师或者家长主导的格局……我们不妨先来看以下案例——

    案例1:

    三(2)班班主任杨爱蓉是位英语老师,但她却在班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社团的热潮。这个由全班46位同学组成的“国学经典社团”有着非常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从早晨的《弟子规》、《美德礼仪》经典诵读开始,中午的国学视听时间,再到下午的国学读书会,甚至每周五晚上还有一次通过QQ群视频举行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弟子规》试听讨论会;还有不定期的国学礼仪小品表演。

    让杨爱蓉有些意外的是,“国学经典社团”的效果出奇地好。“三(2)班的班风变得朴实而典雅。”有一次,班上两个孩子打架。杨爱蓉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背诵《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亲,兄弟睦,孝在中……”说来也奇怪,两个孩子马上消了气,不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马上互相道起歉来。更让杨爱蓉感到高兴的是,“两个孩子道歉的方式是互相深鞠躬,正好是《美德礼仪》读本中学到的东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