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改革:激活师生最近发展区
????篆刻让学生乐此不疲。??(图片由青田中学提供)
浙江青田县有一半人口旅居海外,学生近30%持有外国护照。在日子日渐富足的同时,也不期然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因为父母多在国外打拼,学校留守学生多;办理学生随时出国或回来就读成了学校见多不怪的事;学生行为习惯、学习程度之间的较大差异让教师一度难以把握教学进度和管理尺度……
怎么办?身为一校之长的邓加富坦言也曾为此纠结过一段时日。但最终他选择了面对现实——
■特约通讯员 詹鑫 本报记者 时晓玲
在青田中学做了近7年校长,邓加富对学校前后的变化感慨最深:刚来学校时,早晨学生上了半天早自习,不少教师才姗姗来迟,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特别高,学生的学习劲头也越来越足。
为什么同样一所学校,前后变化有这么大?教师们说,是学校的深化课改让我们找到了教的感觉,学生更是有了学的兴趣。
关注起点
不让学生因听不懂而弃学
新学期开学,周选哲和青田中学其他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一样接到通知,将根据各自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进行数学、英语A、B分层走班上课。得知这一消息的周选哲既欢喜又担忧。
周选哲自小在国外长大,英语水平不错,转回国内读初中时,总感觉英语课太简单,吃不饱,没想到高中有了走班学习,以后就能跟程度相当的同学一起学习了,“肯定会有更多交流和挑战的”。想到这些,周选哲就很开心。
“关注教学起点,让学生不致因上课听不懂而厌弃学习,这是学校下大决心组织实施必修课分层走班的初衷。”邓加富说。学校自去年推进选修课走班之后,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上选修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这引发了校领导的思考。经过与教师和学生座谈,发现其中的原因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和生涯规划自由选择课程,在同一教学班里,教学起点相近,教师备课上课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更具有效性,寻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为教学而去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让教学适合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明显提高,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信心”。初尝改革甜头的邓加富欲罢不能,决定将走班改革推进到必修课。
学校组织了一次面向全校学生针对必修课的问卷调查。学生觉得听课效果不错的仅12%,还可以的41%,不好的达57%。而上课走神因素中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占54%,教师原因占13%,瞌睡的有29%,没有预习赶不上进度的4%。对此,学校组织研讨,并制订了详细实施方案,确定将“关注教学起点,建设高效课堂,提供适合教育”作为必修课分层走班的改革理念。新学年一开始,学校就在高一拉开了在数学、英语两门必修课中分层走班的试点。邓加富说,之所以先在这两门必修课启动,是因为进入青田中学的很大一部分学子从小在农村学校学习,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数学学科水平差异更大。“试点成功后,我们会向所有学科推进。”
培养动力
让学生在兴趣中拓展
“校长,孩子周末回家整天泡在电脑上,怎么办?”家长向邓加富求助。“邓校,智能手机真是祸害,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太难管了!”班主任也向校长抱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迷恋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有的学生成绩直线下降,有的学生性格越来越叛逆。这一现象引起了邓加富的思考。一味禁止显然不治本,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点转化成学习动力是学校必须面对的课题。
去年,学校开设了一些网络技术选修课,学生的兴趣很快被吸引过来,但随后邓加富发现,这些选修课在设置上有些松散,与必修课关联度不高。于是,学校开始组织教师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开发了一系列课程群。比如“网”开一面课程群、“游”中作乐课程群、微电影课程群等。课程群的设置,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电脑网络知识的大门,学生在钻研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差距,开始主动学习起数学、物理和英语方面的知识。很快,成效显现出来。还是那位曾向校长求助的家长,有一天竟发现他的孩子居然开始钻研大学的物理知识。在去年底举行的丽水市首届机器人制作大奖赛中,刚刚组建的青田中学代表队竟捧回了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今年7月,高二学生徐伊平主持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获得省一等奖。
这一成功让青田中学的领导和教师意识到了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性,他们开始了一项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要为学校里的每一类学生提供“个性菜单”,以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动力,促进个性成长。他们做足调研文章,针对侨乡学子学情复杂、毕业流向多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系列有的放矢的课程群,力争满足学生生涯规划要求,符合学生毕业流向特点。如针对一部分将要走出国门的学子,学校开设“走出国门”课程群。这个课程群既有了解华侨和欧洲人文风情的欧陆风情、青田华侨简史、小语种等课程,又有便于学生实现就业的投资理财、市场营销、烹任等课程。一位学生高二开学不久就出国了,他在给班主任的短信中这样写道:感谢学校的小语种课程,让我很快就能融入西班牙,一点儿也不觉得陌生。
经过努力建设,学校目前已形成几类有影响力的课程群,其中包括以电脑网络课程群为代表的针对学生问题开设的课程群;以航模课程群为代表的学生兴趣建设课程群;以篆刻课程群为代表的传承地域特色文化课程群和以学科基础为基点的课程群。
倒逼改革
让教师有更多职业成就感
分层走班上课,对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开始试点时,一些教师的观念明显跟不上,有些老师不知道哪些才算是自己的学生:“我都找不到学生了怎么辅导?”“上课进度怎么统一啊?”
对于课程群建设,更有不少人感觉是在“不务正业”,“挤占时间搞课程群建设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必修课备课和辅导上来得直接划算”。
邓加富说,改革初期碰到这些问题很正常,学校也允许不理解的教师暂时不跟进。但与此同时,学校却加大了全体教师的培训力度,改进了捆绑考核机制,出台了相关激励制度,使教师逐渐由被动甚至排斥改革逐渐转变为以积极的态势去主动探索。
教师一旦投入了,观念就会随之转变。“以前课堂上抛出个问题,简单的学生不愿回答,太难了一般学生又答不上,课堂经常出现半冷场状态,让人无所适从。”数学陈少俊老师说,现在教学班上的学生水平接近,学生对提问反应积极,师生对话比以往高效多了,教学生成也比预设多了很多。
目前,青田中学以学生自主选择和定期流动的分层运作机制正在完善,以强调充分预设、更关注广泛生成的课堂教学正在凸显。随着课改的深化,也越来越倒逼教师加强研究,自我充电,提升素养。他们开始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目标达成上、提供学习材料多少上、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上、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上,都做了详尽的研究和细致的工作。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在改革中得到了较快提升。
专家观点
“目中有人”学校教育才有出路
■方展画
毋庸讳言,总有那么一些高中,早已惯于以“目中无人”和“强求一律”来经营所谓的“高质量”教育。在此教育下,学生的特长被束之高阁,差异被漠视,选择权也遭剥夺。学校教育因此出现“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
青田中学也曾如是。事实上,在尝试走班教学前,学校一度出现过不少高一新生相继去外地择校的不正常现象。困境倒逼改革。学校决定从尊重学生不同特点以及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出发,进行走班教学改革,还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
学校先是在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进行走班改革,尝到甜头后,又尝试在选修课中实施走班,同样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小步前进的成功必然提振信心,他们开始趟改革“深水区”,将走班引入到数学和外语这两门必修课程之中,并且初见成效。根据规划,目前,学校已着手开发基于各门必修学科的校本课程群,准备为全面走班搭建平台。
青田中学走班改革的意义在于:它为不同兴趣特长和学业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平台,尊重了个体的差异和教育的多样性,让学生在现有教育体制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学习话语权和选择权,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评价标准统一、学习内容统一、教学进程统一的僵化与机械,走出了一片全新的教改天地。近年来,学校随着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办学声誉鹊起。
从固定行政班到走班,所体现的远不只是教学形式上的改变,其背后蕴涵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育人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机制的变革。试想,如若不能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能深刻认识教育的育人使命,不能直面并痛下决心推进深层次改革,就不可能完成走班这一艰难转身。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当前许多地方“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山穷水尽困境中,青田中学迈出的这一步,的确是关键性的一步,是通向柳暗花明的一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