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经验(摘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们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中攻关,对每本教材逐章逐节进行“庖丁解牛”式的深度剖析,对其中的关键点和疑难点逐一排查。由此,4门课程共形成了45个相对稳定的教学专题。

    第三,激励教师,提升技能,确保教学方式科学有效。

    我们紧扣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确立了优化教师教学方式的四项制度。在课前环节,实行“集体备课制”和“师生辩课制”。“集体备课制”有利于全体教师献计献策,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师生辩课制”是指在教师正式走上讲堂前,选取学生代表与授课教师就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展开辩论,准确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和困惑点。在授课环节,实行新老教师“编组听课制”。返聘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为每名新教师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新教师授课质量。在课后环节,实行“案例评课制”。学部通过“周讨论、月交流”的方式,实行案例研讨和交流。

    第四,形成合力,协同联动,注重在巩固教学实效性上下功夫。

    在课上课下一体化方面,我们积极推行“双导师”制,使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学生实现充分互动。在课内课外相衔接方面,我们通过在课堂内组建马列学习小组带动全班开展讨论学习;通过在课外加强马列协会等理论社团的建设,凝聚骨干精英扎实做好课外自学。

    “四维并进、集成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离不开学校的高度重视。一是整合学科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的力量。教授数由原来的16人增加到29人,博士生导师数增加了10人。二是持续的经费支持。每年投入20万元作为思政课改革专项经费,投入40万元作为思政课教师专项补助。学科整合半年多来,又一次性投入250万元作为办学条件改善和学科建设应急资金。

    (本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