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硬伤”折射质量评价薄弱环节
■教科书作为特殊的出版物,特别是在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高度依赖教科书的情况下,其质量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的影响被突出和放大。
■在粗糙的教科书评价维度框架下,很难真正落实教科书评价的甄别功能,也就很难杜绝教材出现错漏。也正是教科书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相对滞后,制约了评价对于教材质量的把关作用。
■王郢
近日,郑州语文教师彭帮怀指出人教版初一语文教科书存在30多处错误,并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法庭一事引发公众热议。日前,人教社迅速作出回应,不仅在其官网上对6处错误进行公开更正,还就这些错误向广大师生读者致歉。
出版物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但教科书作为特殊的出版物,特别是在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高度依赖教科书的情况下,其质量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的影响被突出和放大。教科书中有“硬伤”,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有“硬伤”的教科书进入课堂,许多评论者忙着对出版机构“口诛笔伐”,然而,在笔者看来,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教材建设中“评价”作用的缺失。就笔者观察,教材评价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发展相对缓慢。当前,我国教材评价的标准尚不完备,评价方法也不够成熟,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从评价标准上来看,现行的中小学教材编写与管理相关文件,只是对教材审定的原则和标准在宏观上作出基本规定,但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教科书具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各个维度及其下属指标之间权重如何等具体问题,目前尚无比较成熟的认识和操作。因而评价方法也就相应存在着经验性和主观性较强等特点,难以量化和精细化。在这种粗糙的评价维度框架下,仅仅采用主观体验和经验判断的方式,很难真正落实教材评价的甄别功能,也就很难杜绝教材出现错漏。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教材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相对滞后,制约了评价对于教材质量的把关作用。
教材审查与评价界限模糊。国际上实行教材审查的国家,往往更多关注教科书中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问题,而将对教科书质量的评价,包括内容的科学性、编排的利学利教性乃至装帧质量等都交给市场或第三方机构来完成。而我国实行的教材审定制度,“审定”包含了审查和评价两部分功能,客观上使得教材的“审”与“评”界限模糊,进而造成审查越位和评价缺位现象同时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审定的评价作用。
教材评价功能单一。教材评价,既包含对教材合格与否作出判断的甄别功能,也包含对教材的特色、优点、不足以及适应对象作出基本描述的分析功能,还包含为教材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信息反馈,以促进教材质量不断提高的反馈功能。由于能否通过审定直接决定了教材兴废的命运,这就使得教材评价的甄别功能被强化,而反馈功能被相对弱化。同时,由于教材选用权力并未真正下放,行政这只“看得见的手”仍然较深地介入教材选用,导致教材评价的分析功能也陷入被忽视的窘境。
教材质量跟踪机制尚不完善。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必然会出现部分教材难以满足教学实践需要的情况。对于这部分教材,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纠错与提高?如果不能达到教学要求,该以何种方式让其退出课程教学和教材市场?一些教材中出现重大错误又该如何弥补和止损?《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国家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旨在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良性竞争,进而提升教材质量。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但教材多样化政策实施以来,不合格教材的退出机制、教材错误的纠错机制及追责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目前实践对上述问题仍然无法解答。尤其在2012年教材编写核准已经被取消的背景下,建立相应的教材编写退出机制迫在眉睫。
教材是国家教育目标的物化载体,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线索和凭借,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材评价则是提升教材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多样化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深入推进,教材评价的方式、内容也应不断发展,最终以评价促进教材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