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育桃李 风雨铸彩虹
掌握过硬的实用技能,培养优良的职业素质。
企业是个大课堂,现场学习助成长。
认真记录点滴
天边有一道彩虹,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间有千万道彩虹,那是建桥人智慧的结晶。1957年,因为龟蛇二山需要沟通,于是诞生了万里长江第一桥;1973年,因为江河湖海需要坦途,于是诞生了以“铁路桥梁”专业命名的“建桥人的黄埔军校”——武汉铁路桥梁学校。
流年似水,四十载薪火相传;岁月如金,不惑年春华秋实。再回首,武汉铁路桥梁学校已走过40年栉风沐雨、灿烂辉煌的发展历程。学校相继被评为国家重点中专学校、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荣获“建筑领域人才特别贡献奖”,2011年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行列。建校40年,学校紧扣市场需求,加大改革力度,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道路,形成了鲜明的职教特色,成为绽放在湖北职校中的一朵奇葩。
立足职业教育 提供三个“服务”
学校依托中国中铁、中铁大桥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确立了“高举职业教育旗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桥梁等建筑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职业规划的需求,满足学生家庭脱贫致富的需求”的办学理念。
1.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校树立“立德成才、德技双馨”教育工作理念,把“服务学生成长、围绕学生培养、强化学生担当”和“培养一个学生、成就一个人才、致富一个家庭”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把党的职教政策送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会他们一技之长,帮助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指导他们自主创业。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学生,因为拥有职业素质和技能,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了;他们的家庭因此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为他们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们办好中职教育的信心。
2.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学校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提出了“学校围着市场转,知识围着技能转,培训围着企业转”的办学方针,坚持“对照岗位抓教学、对接企业抓就业、对应要求抓服务”,取得很好的办学效果。
学校由中铁大桥局主管,行业背景突出。近年来,学校与中铁大桥局、中铁四局、中铁五局、中铁隧道局、太原铁路局、中国莫桑比克联合建筑集团等施工企业开办委培班,实施订单培养,提供技能人才和技术支撑。一是提高服务质量输送技能人才。学校与中铁大桥局、中国中铁多家企业联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70%的学生在中铁系统就业;二是订单式培养对接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要,学校设立了领工员、土建工程检测、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等订单班,98%订单班的学生被企业正式录用,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三是职业培训送教上门。学校主动服务企业,为中国中铁、中铁大桥局等企业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四是技术支撑技能服务。学校为参加中国中铁和中铁大桥局青工技能大赛的选手提供专业的设备、选配专业师资、进行赛前培训。
3.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特色专业是学校培养特色人才的基石。学校作为中国建桥之都(武汉)的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中国中铁、中铁大桥局的优质平台,开办了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铁道施工与养护、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土建工程检测、工程测量等14个专业(方向),其中国家首批示范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各2个,形成了以桥梁、建工为特色的两个专业群。
据统计,武汉桥梁产业在全国同行业持续保持八成以上市场份额。预计未来长江上每年要新增2到3座大桥,而各地的山川河流之上,规划中的桥梁、隧道不计其数。打造中国建桥之都(武汉),是武汉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以桥梁为主要专业,为武汉建桥产业链提供了相应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使中国建桥之都(武汉)内涵体系更加全面和科学,促进了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武汉城市特色。
深化校企合作 实现五个“共同”
学校实施“企业办校+校办企业”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机制。在课程平台、教学设施、实训基地、教师资源、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实现高度共享、集约发展、共育人才。
1.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照“明确目标、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两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即第一阶段以在校教育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第二阶段以在企业顶岗实习为主,校企共育、共管。“三结合”是指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就业安置与顶岗实习结合。
2.共同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师资是一所学校的基石。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按照“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建设方案,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实施“百名教师下基层计划”。通过安排专业教师直接参与重点工程建设,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通过培训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校内“双师型”教师已达44人;聘请43名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邀请施工现场技术骨干到学校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结构专题讲座,着力打造一支“能上讲台、能下工地”的专兼职教师团队。
3.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学校成立了由教师与行业企业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咨询委员会,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和指导;实施专业建设“双带头人”制度,即专业建设由校内一名优秀专业教师和一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负责,共同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中铁大桥局是一家科技型企业,其施工技术资料依据中央企业和中国中铁《商业秘密保护实施办法》对学校专业课教师开放,教师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铁路、公路和桥梁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资源,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共同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为调动青年钻研技术业务、提高岗位技能积极性,推动青年学技练功活动,中国中铁定期举办关键岗位和特有工种技能竞赛活动。学校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土建工程检测实训基地为省级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学校以设备、管理和师资的优势,赢得中国中铁工程试验技能大赛举办权。两年一届的中国中铁青工工程试验技能大赛,架起了学校与中国中铁下属21个子公司联系的桥梁。
5.共同安置学生顶岗就业。中铁大桥局高度重视学生实习与就业工作。在年初教育单位目标责任书和岁末的绩效考评上,上级主管部门从4个一级指标(办学效益、教育质量、校园管理、精神文明)和18个二级指标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其中一项指标为“本集团的就业率”。近三年,中国中铁安排毕业生就业2322人,其中,中铁大桥局安排536人。2012年7月,国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学校主管单位中铁大桥局荣获“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企业”称号。
学校服务企业的实践及其成效表明:适应企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强大的动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承载的使命。只有服务企业,职业教育才有办学市场;只有对接企业,职业教育才能找准办学的方向。
推进教学改革 创建三个“模式”
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础平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行“任务驱动+过程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以优质的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创建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构建生产服务模拟场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以“桥梁施工”等核心专业课程为试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桥梁施工工序整合为9个学习情境,重构出25个项目化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完成典型学习任务,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初步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学理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推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竞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专业技能竞赛趋于常态化,如工程测量工、工程试验工、桥梁装吊工等大赛,每年都要举行。通过搭建技能平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团结协作及创新精神,实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赛,赛学并举”。
近年来,学校代表湖北省中职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建筑CAD、工程算量、工程测量赛项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他们在全国大赛上的出色表现,充分展示了学校内涵建设、示范校建设的成果,展示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更好地营造了学生学技能、比技能的氛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