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精神世界打下人文底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蔡继乐

    走进花园般的一零一中学校园,除了感受到它的环境之美外,还能感受到弥散校园内浓郁的人文气息。作为诞生在解放战争年代、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人文教育一直是一零一中的办学追求。 

    对当前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名校追求升学率至上做法,北京市政协常委、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不以为然。她对记者说:“学生在中学这样的黄金岁月,淡漠了本应该有的人文素养的浸润,被应试教育禁锢,这是害人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一零一中学着力创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办学模式。“我们就是要想办法,通过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与发展空间,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文底色。”郭涵特别强调这一点。

    在课程建设的展拓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出,对人文课程的研发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想借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针对今天的中学生人文素养相对薄弱,拓宽课改思路,着眼于学生和谐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郭涵说。 

    今年4月的一天,一零一中学礼堂座无虚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获奖后的首场演讲在这里举行。莫言演讲结束后,学生们踊跃提问,有的问题还特别富有挑战性,现场气氛异常热烈。类似的场景经常在一零一中学上演,学校不定期把各行各业的权威乃至大师级人物请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交流,“高端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学校的综合性校本课程。 

    “如果我们热心于培养那些只精于数理化而人文素养缺失的人,那么这些人未来带给社会的,恐怕不一定是福祉,有可能是祸害。”郭涵说,“这是基础教育必须要认真考虑、审慎面对的问题。” 

    对人文素养的培养,郭涵更看重的是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她说:“责任感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具备了这一素养,他才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学校负责。长大以后,他才会对社会负责。”在一零一中学,有一项坚持了13年的“校长接待日”活动。每学期从校长开始,学校所有中层以上干部每周一中午轮流接待学生。“校长接待日”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包括解决的和暂时不能解决的,都要在大屏幕上及时公开反馈。 

    综合性艺术素养课程也是一零一中最可贵的坚守。施光南是一零一中校友。每年5月的“施光南艺术节”,是一零一全体学生最热烈的节日。整整一个月,每天中午、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校园内热闹非凡。从初一到高三,全校学生自编自演的舞蹈、小品、曲艺、相声,还有主持人大赛、DV展示等,把整个校园的艺术氛围渲染得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类似的节日每年都要定期举行,比如,“12·9演唱会”,每年元旦前夕的新年音乐会,每年秋季开学初初一、高二举行的“古韵金声”赛诗会,每年春天举办的“英语节”。“中学时代,应当成为中学生青春季节里青翠欲滴的最美好的时光。”郭涵的话语中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以课程建设创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作为一所名校,学校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因此,一零一中学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既活跃着人文的因子,又始终与“创新”紧密相联。 

    “我们深化课改的成果之一,就是建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书院教学管理模式。”郭涵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学生个性成长、独立思考提供空间,在他们的中学时代,为他们植入创新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人文教育的延伸。” 

    所谓书院教学管理模式,就是“年级+书院”双轨班级管理的制度,即实行横向行政班的年级管理和纵向教学班的书院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为此,学校成立了3个书院:学森书院、圆明书院、IUC书院,分别以钱学森理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和国际合作班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开放。书院课程注重拓展学生思维深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层次、培养学生学术能力。这些班级的班额一般控制在15人左右,为学生讨论、研究、实践留足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每个书院按学科领域聘请大学教授和本校名师各1人为首席导师,另聘一或两名教师、学生“助教”组成导师团队。书院打通高中三个年级的年级界限,进行纵向自主式学业管理,高一年级上学期进行通识课程培训,到高一下学期再根据研究兴趣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导师。 

    对那些没有机会参与到书院制的学生来说,学校同样重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支持上。”学校教学处副主任高建民告诉记者,“学校目前共有各类学生社团40多个,全部由学生自己创办。” 

    “为学生提供思想创造的自由,教育的空间才无限放大,像这位高中生这样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会如雨后春笋。”谈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郭涵深有感触地说。 

    建设一支有丰厚人文素养的教师团队 

    一零一中现有专职教师270多人。其中有特级教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业内享有很好的专业和师德声誉。从学历结构来看,有博士甚至博士后学历的教师正在逐年增长。 

    为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学校早在上世纪末就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根据郭涵的建议,教师发展学校的常态课程之一就是“历史上的一零一”。学校建立了一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团队,他们每年都要为新入职的教师举行专题讲座,讲一零一的历史,讲一零一的传统文化,讲一零一的教育理想,以让每一位新教师在精神和思想层面尽早融入一零一的历史和今天。 

    学校的教师发展学校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培训项目”。这一项目以师范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为引领,以学校名师带领青年骨干教师并吸收优秀职初教师为组织形式,以课题为载体,共同组成行动研究课题组,构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互动平台。

    “借助这一培训项目,学校将巩固名师教育和研究的强势领域,引领学校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优质提升,并有效提升名师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谈到这个项目,一零一中学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副校长严寅贤说。在他看来,一零一中学之所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办学水平,与学校拥有一支人文素养丰厚的教师团队是分不开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