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就业压力一股脑推给“社会不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邓海建

    据报道,日前,有位母亲在“石家庄贴吧”发帖讲述女儿因不能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天天在家闷闷不乐,并由此抱怨社会不公。只是,抱怨非但没得到网友的同情,反而受到多数网友批评。大家公认,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虽然存在“拼爹”等不良社会现象,但这不能成为埋怨社会不公的理由。

    眼下而言,骂社会不公,似乎是个很容易引发共鸣的“愤点”。但在孩子择业问题上,民间舆论却秉持了难得的理性,没有成为“诉苦母亲”的拥趸。在电影《疯狂的赛车》中,赛车手耿浩纵然走霉运到家,依然坚持“点背不能怨社会、命苦不能怪政府”的信条。这里有一个最朴素的传统逻辑,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信仰:社会游戏规则公平正义与否,固然值得关切,但个人努力拼搏也很关键。只知道眼高手低埋怨社会,显然不是健康的人生态度。

    石家庄那位母亲的抱怨,之所以引发争议,有一个关键性背景:中国的年轻人,面对着日趋紧迫的就业压力。一方面,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今年,预计将达到727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都坦言,“从就业角度看,确实感到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渐进式延迟退休已经成为顶层共识,“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宏观经济上行不太明显的时候,不管是怎样的延迟,都可能在理论上加剧岗位竞争的态势。

    只是,牢骚太盛防肠断。石家庄那位母亲的抱怨激起民意反弹,无非在于三个因素:第一,在缺乏内心自省的前提下,一味抱怨“社会不公”,显然过于轻率。每个人的命运,固然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但总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或体制的影响,不能夸大化、绝对化。不能既说昨天被老板炒了鱿鱼是“社会不公”,又说今天赖床在家睡大觉也是“社会不公”。第二,选择的自由与被选择的能力,属于两个问题。职业选择是个人自由,想去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无可厚非,但去不了理想岗位就只会“闷闷不乐”,这恐怕只能让旁观者认定落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第三,从家庭教育来说,面对孩子的择业观不知引导与教化,更从无反省孩子自身能力与素养。只知道抱怨“社会不公”,却不去理性思考究竟是哪里“不公”,即便面对“不公”又该如何应对,如此抱怨又有什么意义?一个再公正的社会,也不会像阿拉丁神灯一样满足每个人的空想。

    当然,如果从制度设计来说,那位母亲的抱怨也是一个提醒,当下的就业市场确有值得改进之处:首先,从潜规则来说,“拼爹式”关系规则仍是人力市场的硬通货,尤其是各种“萝卜招聘”频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等观念仍大有市场。其次,就明规则而言,人才高消费、就业歧视一时难以逆转,从“硕士城管”到“985、211起步”,客观上加剧了结构性就业难。于此而言,顶层设计仍须加强权力监管,让就业市场曝露在阳光之下。市场的归于市场,行政的交给行政,厘清权责、恪守边界,营造更公平正义的就业环境。

    在全球经济同此凉热的背景下,就业压力是个客观现实。一家调查机构2012年10月给出的调查数据显示,新一轮回国潮已经形成,中国留学生70%回国就业。事实本身也许就是对就业中所谓“社会不公”最好的归谬。一句话,别把就业压力一股脑推给“社会不公”,先尽好自己的本分,再来对就业环境指点江山也不迟。(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