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新三好” 德育唱主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王强 张晨)“现在放学回家后,文文经常帮我做家务,拖地、洗碗什么都做,邻居有什么困难他也会主动帮忙。”近日,记者走进云南省禄丰县干海资学校五年级学生杨嘉文家,杨嘉文的妈妈刘福琼一边翻着孩子获得的奖状,一边告诉记者。

    杨嘉文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孩子的成绩虽然一直名列班级前茅,但是以前性格很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能有现在的变化,学校实行的‘新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有很大的功劳。”刘福琼笑着对记者说。

    “我们学校地处矿区,矿工子弟占全校学生的80%以上,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学校主动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动起了脑筋。”干海资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李鸿介绍,为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让学生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该校从2006年起实行“新三好学生”评选,倡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评选延伸了传统“三好学生”的评选范围,搭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新平台。

    干海资学校规定,学生申报“新三好学生”要过三关:学校关、家长关、社会关,除了在学校要做一个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还必须在家里做一个勤俭自强、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一个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只要能过这三关,哪怕成绩一般,也能当‘新三好学生’。”李鸿说。

    “‘新三好学生’的评选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是表现好的学生都可以入选。”干海资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王景科介绍说,评选首先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对照“新三好学生标准”,用投票方式对班上学生在学校、在社区的表现分组进行互评。

    接下来,是整个评选的重头戏——家长和社区评定,学校将 “家庭好孩子、社区好公民”的问卷评价调查表,由学生带回家给家长及5位社区人士进行评定并签署意见。最后,由学校根据学生自评及教师、家长、社区人士的评议结果,参照评比标准最终确定“新三好学生”,并进行张榜公示和表彰奖励。

    “新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平时努力而获得,该制度推行以后,学生的评比积极性很高,综合素质也跟着显著提升。据介绍,7年来,该校一共有2200多名学生被评为“新三好学生”,有的班级一共50多名学生,评出了30多个“新三好学生”。

    如今在干海资学校,课堂上学生与老师顶撞、不专心听讲的现象没了,教师更省心了;孩子比原来更懂事了,还会主动帮家长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开心了;“谢谢阿姨”、“叔叔好”、“奶奶晚安”等礼貌语遍布社区,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的现象大量减少,社区居民高兴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