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权力方能彰显院士权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贾鹤鹏

    日前,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分别发布。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

    从媒体发布的消息看,本次两院选举波澜不惊。2011年落选、又因在今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而成为人们热议焦点的著名海归、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如期当选;而早些时候以弃选院士作为筹码“死磕”同事的南京大学教授王牧与其对手双双落选;早先舆论关注的竞选工程院院士的国企、政府高官大部分最终没有当选。

    总体来看,学界与舆论皆大欢喜。也正因为如此,在院士提名阶段沸沸扬扬的种种新闻,反而在新科院士登台时提前落幕。各媒体似乎都只是礼节性、程序性地履行一下院士选举结果的告知义务。其实,回顾近几年的院士选举,每次莫不如此。那么,为何在过程中如火如荼的新闻,会在结局揭晓时偃旗息鼓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从院士选举过程中何以有如火如荼的新闻说起。在本质上,造成张曙光削尖脑袋想当院士和年长院士欲告老还乡而不得的原因是一样的,无非是科学或科学共同体所构筑的权威成了当今社会极为重要的资源,也就成了获利或者保证既得利益的重要手段。前者是个人要获利,后者则是机构需要靠院士来保证获利,多一个院士多一道保证。

    正因为院士成为权力资源,院士选举才会赢得如此多的关注。而坊间所报道的多数院士选举新闻均为负面或争端新闻,也恰恰是因为在公众对体制存在相当不满的情况下,报道院士不当行为或选举中的不端行为,就如同报道腐败官员的新闻一样,让人们有了“泄愤”的快感,也让媒体人有了维护正义的快感。

    实际上,不论是公众还是报道院士的媒体,对新科院士到底做什么科研,有哪些真正值得当选院士的成就,既不熟悉,也不关心。这种对院士及其所代表的尖端科研的陌生,是芸芸大众最正常的表现。我们切不可以此责难他们无知,但与此同时,负责院士制度运转的决策者们却也不应该庆幸暂时躲过了民意的炸弹。

    要知道,院士之所以能成为权力资源,并非因为中央的一纸命令,或者宪法的约定,而是因为其所代表的科学权威。科学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科学共同体——由从事科学专业工作的人组成的群体——其自身的特点也使科学具有权威性。在理想的情况下,科学共同体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规矩、理性的精神行事,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甚至是评选院士,都要按照共同体自身的规矩办。这种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与科技所具有的巨大社会效益合在一起,构成了科学共同体、包括置于其顶端的院士对社会其他成分的相对权威。

    要使院士的权威真正得到尊重,我们需要的恰恰是让其疏离权力。让科学的权威,变成理性原则与专业精神的最高代表。而同时,我们也需要弘扬获选院士们取得的科学成就,让获选院士真正成为中国科学进步、科学共同体自治和科学精神的有力推动者。

    到那个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将不再是院士选举时的种种爆料,而是新科院士当选时的全民科学盛宴,是院士们以学问和人格化成的对学科发展的促力,以及院士们凭借自身专业技能,为国家发展所作出的一次次面向公众开放的咨询报告。(作者系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原总编辑,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读博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