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鸿:书山有路“乡土”为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物简介] 梁鸿,1973年10月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等研究领域。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人民文学》特约作家。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会“年度作家”;《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骄子青年领袖”。2012年入选国家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发表学术著作《巫婆的红筷子》,学术专著《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

    对于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来说,学问的起点和指向到底是哪里?这样一个宏大却实际的问题,摆在很多青年学者面前,梁鸿也是其中之一。去除温良的学术立场,她更希望以一个怀疑者的身份,回归现实本身,用自己的眼睛亲历某些事情,然后用浅白的话语表达所见,把现实的本来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

    几年前,在梁鸿刚刚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时候,对于做学问,当老师,她充满着困惑和怀疑:如何避免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如何建立知识和生命感受的联结?

    不满于以往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甚至对“言不及意”的文章感到羞愧。“当知识仅是知识时候,是没有办法激起内心更深的生命情怀的,从教师角度来讲,也只是传达给学生一些书本知识,这样的教学是没有完成的”。

    于是,她试图把故乡和现实拉近,把文学创作与当今社会结合,从村庄的故事里寻求治学之道。

    梁鸿的目光凝注在自己生活了20年的故乡,河南穰县一个叫梁庄的地方。早在多年前,她就产生了“要写一本有关于故乡的书”的想法,并花了三年时间做了一些理论准备,但一直困惑于找不到合适的写作模式,因为没有任何可以套用的模式和可以参考的文本。

    2008年暑假,她揣着火车票,背上两个大包裹,回到梁庄,真正开始自己的“乡村调查”。和乡亲们一块儿吃饭、聊天,录音、整理、写采访日记……两个暑假,5个月的田野调查,梁鸿积累了10万多字的日记,最终促成《中国在梁庄》的出版。之后又是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的“寻亲之旅”,用《出梁庄记》记录了走出梁庄的打工者的生活状态。

    扎实的田野调查,现实的素材故事,贴近生活化的语言,让《中国在梁庄》在当代汗牛充栋的乡土文学作品中凸显。《人民日报》评论“从梁庄思考中国”。此外,该书获得“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2010年度新京报年度文学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2013年《出梁庄记》再获得好评,成为“新浪读书好书榜”3月总榜冠军。

    梁鸿以“纪实文学”的写法,让农民讲述自己的故事,用真实性呈现“乡土中国”的现状,还原了农村文学作品的现实感。它就像是在讲述“每个人心中的故乡”,让读者走进了自己儿时故乡,亲历故乡的巨变。

    关于“梁庄”的两本书给文学界带来强烈震荡,梁鸿的这种“非虚构写作”备受关注,克服了“纯文学”的弊病,不让活生生的生活被理念遮蔽,重新建立起文学与现实的联系。而对于梁鸿本人,在找到“知识”与“生命”联结点的同时,也解开了自己当初关于生活和治学的本质的困顿。

    “我常说在梁庄调查的几年是我一生最幸运的时刻,自己的生命找到了一种联结点和热情。就学术而言,从这两本书之后,我也开始找到自己的学术路径——进一步回溯乡土中国这一概念本身。”梁鸿回忆起“梁庄调查”带给自己的影响,平静而又欣慰的语气里,透露着几分对未来学术创作的坚定期待。

    梁鸿说:“找到一个真问题是很不容易的,从这个真问题里会找到自己学术研究的热情,而这种热情会进一步传递给我的学生。”

    她还说:“当对自己的知识和学术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了解之后,对学生的传授也会自然地不一样。” 

    可能这样两句话,也概括了梁鸿的治学之道对她教书育人的影响。虽然梁鸿不会要求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回到家乡做乡土文学的创作,“但是会去启发学生寻找心中的疑问,去怎么样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怎么样承担自己的使命。”她所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研究植根在当今社会,如何实现知识从现实走向现实的连贯性。

    别人曾这样评价过梁鸿:一位“有人间情怀的博士”。梁鸿自己说:“作为当代的知识者,我们应该‘在场’,我们的研究该为我们的社会做点什么”。

    对治学之道的探索,正是梁鸿对内心困顿的求解。从“梁庄”的故事出发,梁鸿找到自己学术研究的“真”问题,又从这个起点出发,再次回到农村,把研究指向“乡土中国”的现实意义。

    这一过程里,一位年轻的大学教师不断明确自己的治学之路。一路走来,每次的探索和修正对于梁鸿来说都有一个质的飞跃,重点在于,通过“在场”、走进“乡土”,梁鸿找到了知识和生命的连结点,找到了触动内心深处生命情怀的地方。(刘浩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