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花儿”朵朵
遍布天山南北的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成了广大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报记者 蒋夫尔 摄
■本报记者 蒋夫尔
从2008年起,中央启动新疆双语学前幼儿园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0.95亿元,共建设2237所农村双语幼儿园,加上发展运行保障经费,中央和自治区已累计投入50亿元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使新疆学前两年少数民族儿童接受双语教育人数达到42.61万人,占少数民族适龄幼儿数的92%。
从一所到2000多所,崭新的农村双语幼儿园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刚走进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塔孜洪乡墩克什拉克村双语幼儿园的大门,记者就听见孩子们在唱儿歌。歌声飞扬在村庄上空,久久萦绕在耳畔。
一进幼儿园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破旧的土坯房。“这是2006年村里自筹10万元资金建成的幼儿园老教室,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园长尤丹凤告诉记者,“您瞧那边,那是中央支持90万元建成的新双语幼儿园,条件好多了。”
说起孜洪乡墩克什拉克村双语幼儿园,可有着了不起的过去,当时虽然仅有四间土坯房,但它却是新疆第一所农村双语幼儿园。谈到这所幼儿园,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几年前,我拉了一车杏干到乌鲁木齐去卖。由于不懂汉语,我找了个中间人帮忙。结果,这个人把4块钱的杏干卖到了5块,几分钟,这个中间人就赚了1万块钱。我当时就想,不懂汉语不行,如果懂汉语,生意就可以做大。”站在幼儿园里,老村支书阿巴斯·斯德克给记者讲起了他吃亏的故事。
吃了亏的阿巴斯·斯德克回到村里,很不甘心。想来想去,阿巴斯开始学习汉语。同时,他还想,与其成年了才学习汉语,不如从小就学习。
于是,阿巴斯把村民召集起来开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提议得到一致同意,村民大会通过了在村里建双语幼儿园的提议。就这样,喀什地区第一所农村双语幼儿园诞生了,40个少数民族幼儿成了第一批入园的孩子。
2006年4月,村里花14万元对双语幼儿园进行改造。重新开园后,一下子就来了230多个孩子。阿巴斯告诉记者,农民送孩子来的积极性特别高,但由于容量有限,有的孩子进不来。
为了满足新疆广大农村少数民族群众渴望孩子上双语幼儿园的强烈愿望,2008年,中央启动实施了新疆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计划。该项目计划建设2237所农村双语幼儿园,截至项目完成,中央和新疆共计投入资金达到50亿元。
如今,走在天山南北,特别是广大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村子里,飞扬着孩子们儿歌、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幼儿园成了农村一道亮丽风景线。一座座崭新的、条件一流的幼儿园成了少数民族孩子的乐园。
从免费入园到生活补助,美好生活让孩子们不愿放假
“塔孜洪乡共有9所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在园孩子1040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园率100%。”说起双语幼儿园,乡领导吐尔洪如数家珍。
“新建的学前双语幼儿园都不用打,家长和孩子们排着队来报名。”阿合奇县教育局校外活动中心教师阿依布拉克·阿依塔洪告诉记者,“幼儿园很漂亮,教学仪器、游乐设施也一应俱全,国家还给入园的孩子发伙食和教材补助。”
维吾尔族农民米亚赛尔的孩子今年5岁,在喀什市浩罕乡库恰比西村双语幼儿园读大班。“不需要交一分钱,就能上这么好的幼儿园。”米亚赛尔激动地说,“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上两年了,唱歌跳舞样样会,普通话也说得不错。”
记者在幼儿园食堂看到张贴的食谱,抓饭、包子、牛奶、鸡蛋,两餐两点营养丰富。
家长艾斯卡尔告诉记者,最初孩子不愿意到幼儿园来,来了两三次后就喜欢上了,说幼儿园里小朋友多,很好玩,可以做游戏,还能唱歌跳舞,还有好吃的饭菜和点心。
采访中,许多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们最不喜欢星期六星期天了,因为这两天放假,孩子们不能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也不能吃幼儿园的饭了。孩子们一到星期一,早早就起床要父母送他们去幼儿园。
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居民吾布力孜·卡斯木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谢仁娜·卡斯木今年10岁,已经上小学了。当年大女儿谢仁娜·卡斯木上的幼儿园是拜城县幼儿园。“大女儿上了3年幼儿园。”吾布力孜·卡斯木说,“共花了1万3千多元,这些票据我到现在还保留着纪念,等女儿长大了看看。如今,两个女儿分别上小学和幼儿园,却不用交一分钱,“国家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吾布力孜·卡斯木说。
从孩子的变化到农牧民的改变,双语幼儿园成“为农牧民办得最好的事”
“过去,我们每天要下田干活,孩子没人照顾,就把孩子带到地里。”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农民买买提·玉素甫对记者说,“一天下来,孩子成了泥孩子,全身脏透了,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
买买提·玉素甫遇到的苦恼,在新疆广大农村地区曾经普遍存在。过去,农村没有双语幼儿园,孩子要上幼儿园,得到乡上,或者县里,路很远,又不方便,还要交费,负担很重。
新疆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实施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大一些的村都建起了双语幼儿园,农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了,这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如今,每天早上,农民们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幼儿园,就可以放心下地干活了;中午也不需要接孩子,午饭也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到了下午,孩子们吃完点心,家长们干完农活收工,就接上孩子一起回家。
孩子们的喜人变化,也让家长们倍感满意。采访中,家长们对记者说得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变化。说起上幼儿园之前的孩子,塔城地区裕民县的牧民塔孜婉不那么满意。“孩子不仅不听话,还调皮,不讲卫生,习惯很差,也不愿意洗脸洗手。”塔孜婉告诉记者,“自从上了幼儿园,孩子的生活习惯变了,不仅讲卫生,学会了洗脸洗手,还会叠被子了,而且生活习惯好了,不爱说脏话了,对人有礼貌。”
还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普通话、儿歌、舞蹈,回到家,成了家长的“小老师”,帮助家长学习。这些喜人的变化,让家长们谈起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充满了感激之情。
采访中,一位家长这样激动地对记者说,“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是党和政府为农牧民和孩子办得最好的事。”这位家长还特别强调,是最好的事,不是之一。
在新疆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队伍问题特别突出。为此,新疆对2008年以来新建双语幼儿园的2237位园长进行了专门培训。自治区双语办副主任戴翔告诉记者,为了保障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新疆在2012年开展的新一轮中小学机构编制核定工作中,除保障列入国家项目的农村双语幼儿园所需编制外,新疆将农村双语幼儿园一并纳入此次核编范围,每年根据教师补充招聘情况实名下达事业编制。这样的政策,无疑让双语教师吃下了“定心丸”。不少高校学子毕业后选择加入双语教师队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