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一个篱笆三个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毕于瑞

    宋礼华

    宋永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引导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如何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依靠产业链形成创新链?高校如何发挥科研优势,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走上快车道?记者分别采访了来自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位代表委员,请他们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高毅哲 苏令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毕于瑞:

    政府:转变职能服务到每个细节

    铜山地处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然而却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位于铜山的徐州国家高新区,区内的科研机构、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00余个,获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500余项。在毕于瑞看来,秘诀之一就是政府在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中,找准定位,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毕于瑞说:“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协同创新中,我们像个大管家,既统筹产业升级,又在高校和企业间牵线搭桥,同时对企业加以引导,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去创新。”

    徐州高新区在主导推进高新区产业转型时,明确提出要做强以矿山安全装备为主体的安全科技产业。围绕这一目标,政府多方联动,为区内企业打造了数个协同创新平台,包括与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成立协同创新联盟,并组建专门推进“政产学研金”结合的淮海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毕于瑞说:“企业的需求非常具体,但他们不知道哪所高校的哪个专业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政府牵头组建的这些平台,很好地发挥了对接作用。”

    “打造服务型政府体现在方方面面,政府职能的转变绝不仅是口号。”毕于瑞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既包括基础性、理论性研究,还包括技术突破、产品研发,一直到产业化的产品生产、市场应用,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涉及政府部门多、创新主体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不可能有这样的精力和实力去完成那么多事情,而这恰恰是政府应该干好的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安科公司董事长宋礼华:

    企业:瞄着市场和效率做创新主体

    宋礼华执掌的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生物制药界的“巨无霸”,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雄厚的技术储备是该公司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之一。虽然安科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自身的研发力量还是不能满足需要,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因而成为公司的“日常工作”。

    宋礼华认为,相对科研机构,高效实现成果市场化是企业的优势。“为什么那么多研究成果在象牙塔里被束之高阁?就是因为离市场太远。企业对市场最敏感,对技术也最敏感。因此,一定要保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宋礼华说,“这么多年的协同创新搞下来,我认为企业和高校有两个问题必须要厘清,一是研究方向,二是利益分配机制。”

    宋礼华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合作高校在研发过程中跑偏方向,追求原理等基础问题。“对高校来说,企业的研发需求相对较‘浅’。企业对高深的理论不感兴趣,也不追求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企业只需要解决技术难题,可以将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合作双方必须在此达成一致,不能磨嘴皮子。”宋礼华说。

    利益分配也是高校和企业经常“打架”的问题之一。在宋礼华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双方必须在事先充分协商,签订协议,利益怎么分配,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事先都要说明白,双方都要严格按合同办事。

    宋礼华建议,国家要从顶层制度设计上,健全促进协同创新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有关部门应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度,以规范、维护创新秩序和环境,对合作各方的权责、知识产权的归属、专利许可等,以立法的形式做清晰明确的界定,解决好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问题,形成产学研主体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

    高校:针对企业需求订单式研发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由我校牵头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4个。我们以前和参与的这些单位也有过合作,但都是两两合作。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协同创新是政产学研多方共同参与,合作的平台比以前更大了,这就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对记者说,由南师大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上面设有理事会,下面有一套机构,保证日常的协调运作,另外还成立了专家委员会。

    “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校内参与人员打破了原先正常的教学和科研,要做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他们如何管理、工作业绩如何评价?此外,参与的校外人员来了以后,如何和他们紧密合作,对他们的工作如何认定?财务部门按照传统惯例,说有些经费不太好报销,怎么办?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宋永忠说。

    面对这些挑战,高校应该怎么办?对此,宋永忠说:“这些问题是我们刚遇到的,以后可能还会遇到新的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对此,我们一是要创新,二是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创新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办法和管理办法。”

    “由于协同创新是政产学研各方都参与,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研发成果可以优先在参与的企业转化,这种类似于订单式的科研针对性更强,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实现各方共赢。”宋永忠说。

    相关链接:协同创新与“2011计划”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201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2013年4月,首批14家通过认定的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涵盖量子物理、司法文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