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美术社团

古筝表演

合唱队

    烟台四中,一所屹立于黄海之滨、成立于新中国初期的学校。60余年来,几代教育工作者励精图治,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烟台四中发现,尽管学校一直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教学工作热情高,但付出与收获并不成正比,具体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倘若学校继续沿着套路走,教育教学质量很难得到全面提升,“强校梦”更是遥不可及。

    怎么办?学校领导班子在拷问自己。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改革意识不够,教育创新力度不大,课堂教学仍然禁锢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没有得到改变。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要想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所有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说“再见”,去开拓新的教育天地。

    面对困境,四中全体干部教师以强烈的危机感,创新理念,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北大之星”实验班的创办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

    创新育人模式 领跑高中教育

    2013年10月7日,“北京大学优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校”揭牌仪式在烟台四中举行。作为北京大学在山东省与中学合办的第一个实验校,它承载着探索和培养更多杰出人才的希望。两校将以“实验校”为载体,在优秀学生的选拔、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机衔接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通过拓宽基础、群体熏陶、个性培养、挖掘潜能、运用科学方法,实施早期开发,并与高校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下贯通,形成高中与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联动培养机制。学校会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从智力发展、学识水平、创新意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全面的评价和小结,并通过小课题及学科竞赛等形式,推荐学生参加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选拔。

    许多人都在关注这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摸索出一些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经验和规律,逐渐形成长效机制,为形成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烟台四中搞这个实验校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基于社会责任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提出了一道艰深的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来破解,烟台四中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做出点滴贡献。

    基于学生的发展——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正是学生的人生观形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发现和挖掘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对于启迪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基于学校的发展——当前,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已成为中学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烟台四中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内一流名校对人才的需求,依照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这个实验校如何开展优秀人才的培养,接下来如何运作?

    首先是教师的培养——北大专家组将分批次、分学科指导学校教师制定学科规划,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教法、自主招生考试相关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指导教师提升备课、撰写教案的水平。专家组将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教学示范,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也会参加北大开设的“教师高级研修班”,提升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其次是优秀学生的遴选与培养——成为“北京大学优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校”,使烟台四中的教育品牌更具价值,有利于生源的优化。

    北大专家组利用先进的评价量表,对烟台四中的优秀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成绩比较,把真正有创新思维潜质的学生遴选出来,组建“北大之星”实验班。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结合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一对一地实施个性化学习指导。在教学内容、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习方式、学生网络拓展课程、自主招生考试指导诸多方面,都有着特别的举措。

    这将给学生、学校具体带来什么提升和改变?

    对于学生——有利于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从为了上大学到为了个性、兴趣发展的人生价值的转变,实现从被动单纯录取高考分数到参与主动多样化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入学途径的转变。在此过程生发的理想抱负、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发展潜能,将成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影响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创造型人才。

    对于学校——有利于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更高的教育视野,多样化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将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烟台四中以实际行动,坚守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责任和诚信,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全新道路。

    建设校园文化 营造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石。秉承“文化立校、卓越发展”的办学思路,烟台四中将文化力作为学校的第一教育力,通过对学校文化的深度挖掘、锻造、积淀,引领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提炼文化理念,培育学校精神——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烟台四中传承“厚德、励志、笃学、创新”的校训,逐渐形成了“勤奋自勉、追求卓越”的校风、“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风。在此基础上,新的学校领导班子总结提升出了“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学校精神。其含义就是“勇争第一、进位争先”的追求卓越精神,“敢创敢干、敢破敢立”的改革创新精神,“相互支持、携手并进”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校提出了“立足师生幸福、培育师生梦想、彰显文化特色,建设创新型、科研型省级示范性学校”的愿景,从而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激发了师生的生命激情。

    建设环境文化,营造育人氛围——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中,烟台四中对校园进行全方位整体设计,以“六化”(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为准则,完善标识系统,充分发挥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景观的育人作用。

    走进校园,明德楼、致远楼、行知楼、日新楼、乐知楼的楼名,正心大道、励志路、求真路、弘德路、超越路、思源路的路名,墙面上的名人名言、办学理念,协调统一,清新爽朗,庄重美观,渗透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着学校的文化特色,发挥着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

    规范行为文化,养成良好习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中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烟台四中先后修订和完善了纪律、卫生、课间操、板报等检查评比细则,加强过程管理,日汇总、周总结、月评比,定期反馈检查,实行多元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制定并完善分层次德育目标体系,形成德育系列化。

    初一年级侧重养成教育,初二年级侧重感恩教育,初三年级侧重心理健康信心教育,初四年级侧重励志及理想信念教育

    高一年级围绕“迈好高中第一步,扬起希望风帆”的主题,在进行入学教育和军训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爱校教育,增强爱校情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设计,互相交流切磋高中学习方法,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高二年级围绕“理想、目标、成才”的主题,通过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和著名科学家事迹,树立远大理想和成才目标,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了解社会;通过与北京大学合作,聆听北大教授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高三年级围绕“拼搏、冲刺、创造精彩人生”的主题,树立毕业班意识。进行毕业升学教育和心理健康调节教育,既要求学生们面对高考树立目标,敢于拼搏,又要求他们学会自我调节,适当放松;举行隆重成人仪式,进行公民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举办毕业会考、高考激励大会,帮助同学树立科学的理想目标和必胜的信念,在高三备考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组织策划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施展才华,在分享中形成信念,在活动中塑造学生的“大气”之态,培育学生的“卓越”之才。

    创新课堂文化,提升教学效益——健康向上的课堂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烟台四中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实施“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改革,打造“一中心两主题三原则”的新课堂模式。以“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为中心,倡导“自主”、“互助”两大主题,统筹考虑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评价监测等方面,建立了较为系统、科学的教学及管理模式。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三条原则:一是教师讲解“三讲三不讲”,即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或合作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二是流程设计“不唯模式唯高效”;三是作业设计“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惩罚性、超负荷的作业。通过“导课示标—自学互助—展示点评—质疑提升—练习巩固—总结检测”六步具体操作,实现“课堂活起来、师生动起来、教学实起来、质量高起来、能力强起来”五大目标,从而真正提升教学效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