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顺:教具制作达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综合实践课上,王国顺用自制的导电能力测试仪给学生演示导体和绝缘体判断方法。

口孜镇中心学校为王国顺建立了研究工作室,为他制作教具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这间小小工作室也陈列了王国顺多年的研究成果。

上世纪80年代,王国顺设计制作的一个会走钢丝的纯机械机器人,至今还在教学实践中应用。

现在学校里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不常用了,王国顺当年参与这些设备的安装调试,他说要经常维修保养,不能让国家给的设备坏了。

王国顺曾经的一位学生在镇上开了家电维修门市部,遇到疑难故障就会请王老师帮助解决。

学校供水设备出现问题,王国顺与校工一起检修水泵。同事们都说,老王是学校编外维修工。

    ■本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王佳志 吴景福 摄影报道

    日前,记者来到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中心学校,采访有着“教具制作达人”美称的该校教师王国顺。虽然事先约好,可是在学校怎么也联系不上王老师,校长让一位负责后勤工作的教工去找找看。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位身着沾满灰尘蓝色大褂、体格健壮、面色红润的中年人出现在记者面前,他手上还拿着一把扳手。校长赶紧介绍:“这就是王国顺。”王老师憨厚地笑着告诉记者,原来是学校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校工找不到问题所在,请王老师帮忙,王国顺将学校几个水泵挨个查了一遍,最终解决了问题。

    1973年,王国顺高中毕业回乡当上一名代课教师。那时,农村学校条件简陋,上物理课没有实验器材,只能是“教师课堂讲实验,学生课下背实验”,教学效果很差。爱动脑筋的王国顺,试着用秸秆扎成模型骨架,糊上黄泥巴,晾干后就成了简易模型教具。课堂上经过这些形象的泥巴教具展示,学生很快明白了原来难懂的理论知识。从此,王国顺自制教具的劲头儿一发不可收拾。

    自制教具是一项复杂工作,是脑力与体力的结合。王国顺自学了工艺设计、制图、木工、电工、钳工,各种金属材料焊接技术,以及玻璃管的简单加工工艺。自制教具还需要资金支持,为了筹钱,王国顺利用寒暑假,在本地收过废品,去外地拉过煤。这些年他为学校节约资金20多万元。

    王国顺还有个雅号叫“万金油”,在校内他俨然就是一位勤杂工。幻灯机、录像机放不出影儿了,喇叭、录音机不响了,办公桌、课桌、椅子坏了都是他修理。就连厕所下水道堵塞了,也是他主动去疏通。乡亲们家里冰箱、彩电、钟表等出了毛病,只要找到他,都热情义务上门服务。

    王国顺自费研制土教具760多件,获国家专利13项,发表论文50余篇,指导师生制作教具1300多件。他曾编写《自制与实验》手册等教辅著作,其中教具“选矿机”已编入物理通报版《试验与制作》配套教材中。王国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等称号。 

    如今,年近六旬的王国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度近视等病症。老伴儿心痛地说:“老王啊,你的事业我支持,但是你要是累出个好歹,我又依靠谁呢?”听了这番话,王国顺确实心酸。但王国顺一生的爱好,让他停不下来,改革创新教具的热情不减当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