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历史 “网”证潮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概念物理教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它一洗一直以来普通物理学在人心目中“千年不变老面孔”的印象,改变了学生认为大学的普通物理就是把中学物理课炒冷饭的观念,让课堂焕然一新。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教改摸索,赵凯华教授在这套书里,清晰地体现了他的愿景和理念:物理教学必须改革!基础物理内容要现代化,现代物理内容要基础化。

    《新概念物理教程》的出版,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热评如潮。大赞精彩的人固然不少,但也有人担心这样的书,一般院校能用得起来吗?出版之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们取得一个富有远见的共识:《新概念物理教程》能让人认识到普通物理学可以这样讲,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就足够了。

    时间会证明一切!多年之后,当初没有被期待成为主干教材的《新概念物理教程》不知不觉间“飞入寻常百姓家”,被众多一般院校采用,叫好又叫座。不仅仅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第一本,《新概念物理教程》也成为那一批教材的代表和缩影。它们为高校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多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改变。

    10年之后,当教育部高教司召开会议,总结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成果时,人们惊喜地发现,“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硕果累累:入选“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有175种,获优秀教材奖的有147种,有267门国家精品课程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为主讲教材,尤其是在1999年的科技教材评奖中,“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囊括了所有的一等奖和半数以上的二等奖。据估计,“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已累计使上千万大学生受益。

    在这一时期,高教社的理工编辑们参与教学研究,和广大高校教师一起,出版了一大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卢德馨的《大学物理学》,陆果的《基础物理学》,马知恩、王绵森的《工科数学分析基础》,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的《微积分》等。不仅如此,高教社还与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一起在高等学校密集的15个城市,共同举办了15场大型研讨会,并在此后的数年里,连续举办“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培训班。

    课程报告论坛——一纸通知是高教战线的一道盛景

    每年,全国很多大学理工科的骨干教师都会如期收到一封特别的会议通知。说它特别,是因为信封清新别致,印着一个专有标志和一行字:“大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一看见这个熟悉的信封,老师们都会心有灵犀:哦,今年的论坛要开了,我得去!

    2005年,为了给广大高校教师搭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教学交流平台,高教社首提倡议,联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工科各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有关高校,共同举办“大学基础课程系列报告论坛”。相关的编辑为做好这一盛事辛勤忙碌。2005年秋,首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在南京举办,同年,首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在上海举办……一年的时间里,电子电气、计算机、化学、机械、地理、环境、力学等9个理工类学科的报告论坛陆续圆满召开,气势如虹。

    系列报告论坛有自己的专家组织——论坛组委会。系列报告论坛每届有一个主题。主题由高教社和组委会共同商议凝练得出。每届规模都在400人以上,最大的一届计算机论坛参会人数达到近800人。论坛设有大会报告,邀请本领域的院士、名师和知名学者做与教学相关的学术报告,还设有分会场,进行专题研讨,并设有分会场报告和论文书面交流。每年从投稿的论文中,由组委会专家遴选出一批,结集出版。

    第三届数学、物理和化学论坛是一个高峰。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中、美、俄高校数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交流与研讨”。为此,高教社在半年前就派编辑赴美、俄高校,邀请专家,介绍会议背景。当美国、俄罗斯的教授们坐在具有国际会议水平的同声传译会场,聆听代表不同国家的高水平报告时,有一位美国教授还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会议是谁出钱出力举办的,连说美国没有这样大规模的教师交流。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师更是得出结论:高教社不仅仅是一家出版社。

    从2013年起,系列报告论坛更名为系列报告会。每到暑假,没有收到会议通知的老师会自己打电话或托人问高教社相熟的编辑:“今年的通知发了吗?我没收到……”它已经成为高教社和高校教师们之间的一个约定。老师们还会早早准备好自己的交流论文,投稿到组委会;早早排开课表,不愿错过任何一届系列报告会。一定要带上数码相机!——为了在会上跟自己敬仰的名师、前辈合影,为了及时捕捉会上精彩的报告瞬间,为了让别人帮自己在系列报告会标志性的大背景板前留影纪念。系列报告会已经成为高教战线的一道盛景。

    从纸媒到屏幕是酝酿在每一个书包里的变化

    2014年早春,当高教社高等理工各学科的新书目录寄送到高校老师手中时,细心人会发现,二维码那张代表新媒体的“小花脸”已经印在了书目封底。用手机扫一扫,一段俏皮的文字立刻跃入手机屏幕:“亲,总算被您发现了哟……”即将迎来60华诞的高教社,依然青春不老。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出版就始于高教社。1992年,高教社就组织研制了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物理CAI课件”,成为我国高校中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还在多媒体教学的新风刚刚吹进高校时,高教社就率先出版了一批理工科教材的配套电子教案。

    当互联网刚刚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时,高教社就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下,建设了一批网络课程。其中东南大学叶善专教授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以理念先进、制作精良、互动性好而广受好评,荣获第2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

    2003年—2007年,高教社投资建设理工科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其中化学教学资源库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2年,一种发端于美国的慕课(MOOC)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授课和学习方式的革命大潮。有人惊呼:“慕课来了!”殊不知,高教社已经承担了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审查出版工作,截至2013年底,已有上千门课程在“爱课程”网上线。

    2014年,60多种理工科“新形态教材”将陆续出版。“新形态教材”把传统纸媒教材和网上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带给读者全新的学习体验。

    和高教社有半个世纪合作情缘的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马知恩教授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教社教材出版的历史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历史的反映。”

    从泛着油墨香气的纸媒教材到网络+屏幕,新技术、新媒体带来的变革正在以不可思议、难以预料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60年来,在教学研究、教材出版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高教社,从未满足,也从不肯停下前行的脚步,她一直紧密跟踪萌发在每一间教室里的新动向,虔心聆听酝酿在每一个书包里的变化,站在潮流尖端,一手挽着作者,一手拉着读者,不断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更新、更好的授课和学习资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